空空狐创始人和资本方是非尚无定论 但撕出了创投潜规则

互联网那些事 2016-12-09

又是一年将尽,围绕创业投资的年终总结令人眼花缭乱,然而今年最具争议的总结并没有来自哪位当红投资大佬——90后女性创业者余小丹的“病中自述”刷爆社交网络,并且哀叹资本将自己踢出了一手创立的空空狐。

生于1990年的余小丹,于2014年创立女性二手交易社区的空空狐,并在其后受到资本热捧,根据公开资料显示,空空狐于2015年6月获得由红杉资本领投的2000万人民币A轮投资,2015年8月宣布获得由昆仑万维领投的1500万美金B轮投资。

此前,关于余小丹和她任职CEO的空空狐,江湖上充斥着“天才少女”、“美女创始人”等头衔,甚至还有不少“央视对喷俞敏洪”、“被VC追着投”、“靠不断交男朋友活下来”之类的言论事迹。在外界看来,这始终是一个风光无限的创业者和她潜力十足的创业项目。

然而,一篇《20天》为题的长文却忽然在年末迅速刷爆社交网络,余小丹用近于6000字的自述文章,讲诉了自己如何在病重当中失去公司控制权,并被资本方清算,被迫从一手创立的、两轮投资后占股60%的项目中“净身出户”。

余小丹把失去公司的主要原因归结于资本方,一方面是签署了投资协议却没有如实到账,资金存续青黄不接导致公司日常运营陷入困境;另一方面是在公司困境和个人生病中,资本方以非正常估值收走了创始人绝对控股的股份,最终导致创始人无条件出局。

创投“潜规则”

余小丹自述一出,在社交网络上引起了不少创业者转发,除了惺惺相惜,也有人认为这位90后创业者撕出了创投领域隐而不宣的“潜规则”——这些正是创业者平时如鲠在喉却又不敢声张的怪现状。

首先,在目前的投资框架协议中,创业者和投资人地位并不平等。

余小丹在其长文中写道:“因为投资框架协议仅单方面限制公司接触其他投资人这一条有法律效应,对投资人没有限制,所以从法律上来说投资机构这么做是没有问题的。后来我第二轮融资的时候,公司和投资人签署完具有双方约束法律效应的SPA(正式投资协议文件),一起给媒体提供了融资信息后,投资款最终照样没到齐。”

她还进一步揭示了地位不平等且一直隐而不宣的原因——会进入投资人黑名单,她说:“如果问我,既然都有法律约束,为什么不能让签署协议的股东打钱?而且我这件事从来没有公开说过。为什么呢?因为太危险了。诉讼,就算真的有希望,需要的时间是几个月还是一年没人能预测,在那之前公司很可能就没有资金运转了,所以我至今还没看到有人敢这么做。除此之外,这样做本身就意味着跟股东公开撕破脸。引用股东源码资本的合伙人曹毅在一次电话会议上跟我说的话:你还想不想在圈子里混了?你公司还想不想以后融资了?”

其次,这种不平等直接带来了公司运营中资金存续方面的危机,甚至硬生生“拖垮”了创业项目。

余小丹称:我的诉求很明确,就是业务已经汇报了,公司快没钱运转了, 你们的钱啥时候打?如果有什么疑虑的话,是毁约吗?确定毁约的话直接告诉我,不要反复开电话会议找理由了,已经几个月了,我们得明确废弃之前的合同,我才能赶紧寻找投资人给公司续命啊。

并且解释了这种处境的尴尬和危险性,她说:“要不然公司有上一轮的投资合同束缚,股东应付投资款又不到账,就连新一轮投资人问我们上一轮的确定的融资额到底是多少都不能回答,上一轮投资没结束的情况下,下一轮没办法进行。”

最后,投资方最后未兑现协议到账,被余小丹列为失去公司控制权的首要原因。

在文末如何挽救公司的分析中,余小丹认为头等要事是“把老股东的投资款要齐”,但她也肯定且决绝地表示,投资方已经不会在这种情况下兑现之前的承诺了——“不可能。要了一年都没有要齐,何况在公司困难的情况下,股东就更不会到账了。”

实际上,余小丹长文首次把创投的潜规则摆到了台面上。一般来讲,外界对于创业融资始终满满正能量,认为这是创业者走上人生巅峰的一大步,然而对于融资背后的真实业态,却鲜有认知。

余小丹说,创业项目和在投资机构签订协议后,会开始公布融资消息,但这并不意味着融资款项到账。实际上,空空狐B轮融资的官方宣布金额是1500万美元(最新汇率折合1亿元),但据余小丹表示,截至目前真实到账的款项却只有3400万元。

老股东该打的融资款一年未见到账,新融资却又被迫不能开启——余小丹认为这是造成公司在运营中资金方面最后近乎断链的根由所在。

投资人的黑名单

12月8日,余小丹的血泪长文刷爆了社交网络,却无任何相关资本方面的声音传出,既没有空空狐的投资方对余小丹的“控诉”有回应,外界也始终不清楚到底是哪家投资机构签订协议后“一年未打款”。

有人同情余小丹,认为她自述的经历里显得无力又无奈,而且硬生生被资本方拖垮,并且公开撕破脸后以后创业会非常艰难。也有人认为空空狐运营背后或许还有隐情,是否有其他原因导致公司资金存续维艰尚待进一步被曝光。

还有人认为资本都是冷酷无情且利益至上的面孔,在空空狐发展中不以帮扶创业者为重,却精于计算和获取,然而也有评论反驳,认为资本逐利是天生使然,无可非议。

有趣的是,就在余小丹曝光创投潜规则的前一天,在创投为主的年度总结大会上,还有投资人谈到“黑名单”的情况,这份名单的关键物证依旧是“投资协议”,黑名单的对象也同样是创业者——但“入围”的方式和空空狐投资方所说的情况不一样。

在险峰长青和经纬中国两位老大对话的过程中。险峰长青合伙人李黎说,每一家投资基金都有自己的黑名单,记录一些不诚信或者不厚道的创业者,他们要么是数据造假,要么是融资时临时放投资人“鸽子”。

经纬中国管理合伙人张颖对此没有表示反对,并表示过去9年里,经纬遇到过不下十个放鸽子的创业者。一些创业者拿着经纬的投资意向书,去找别的机构“抬杠”,要更高融资。

因为近几年创业投资异常火爆,拿到投资协议后坐地起价的创业者大有人在。不过,在资本寒冬和投融收紧,开始回归理性的当下,如果有创业者登上一家甚至多家机构的“黑名单”,就可能意味着未来融资难以为继。

不过,更显黑色幽默的情况却是余小丹经历的这一种,由于资本方未按时遵守条款,却还要由于创业者的曝光,让自己被创投圈“拉黑”——套用电影桥段中最常见的台词是:谁也不希望不懂“规矩”的人。

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资人告诉安科科技:目前余小丹所指的资本方尚未发声,孰是孰非还难有定论,但对于余小丹提到的“创投地位不平等”、“投资方不受约束”等问题,实际上一直都在暗地里发生。

“既然如此,不如一起正大光明地讨论一次。”上述投资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