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hlinux使用逐渐从Gui到Cli化记录

潘小安 2019-07-01

前言

从图形桌面到平铺桌面,虽然也是Gui的。但是少了菜单栏和需要鼠标点击的过程,肉眼上看去就像一个终端了。随着时间的变化,Gui给我带来的新鲜感和视觉上的刺激已经日趋下降了,干脆逐渐去图形化咋走像Cli的怀抱。当然,这不是为了Cli而Cli,我也是一个喜欢偷懒的人,只是Gui带来的配置和记忆远远要难与Cli(好吧,我承认图形操作很傻瓜)。Cli只是少了些鼠标上的点击(我用键盘多于鼠标),而且更加小巧简单,占用更小的资源。当然,这只是对于我个人而言——在我使用Gnu/Linux 2年后的一些感悟。在我用Linux替代Windows之前,我也是不会相信Cli会比Gui高效多少的(当然这也要看是什么软件了,像图形编辑软件Gui肯定更胜以筹了)。

拥抱Cli

好吧,这次也是逐步Cli化的东西是桌面控制栏。Bspwm默认是不带Bar的,我自己后期安装了个Polybar,然后花了一些时间去参考网上的一些配置然后加入自己的配置。那会用起来还是很满意的,天气,雾霾查询,系统监控等功能好个小而精。不过后来有个问题是,我用Bspwm基本上是全屏窗口化的,所以很少看到控制栏,开机和关机前看到是最多的。所以后来我思考我真的需要这个嘛,只为了偶尔看看时间或者调节下音量-况且我大部分时间都是静音的。

去Gui控制栏

所以我决定弃坑了。接下去就用一些命令行工具替代了。比如这些:

  1. 声音调节: amixer

将声音调节到40%

amixer set Master 40

2.电池电量 acpi
查看电量详情(温度等)

acpi -V

3.切换wmname
IDEA不用LG3D启动会有问题

wmname LG3D
  1. 系统监控
top

当然了,上面这些Cli工具都是最基本的,有很多增强的CLi工具和软件。用基础的很多都是系统自带的,省去安装了方便在不同的系统上都可以使用到相同的Cli工具。

5 前后对比

用polybar栏时

Archlinux使用逐渐从Gui到Cli化记录

用Cli命令替代后

Archlinux使用逐渐从Gui到Cli化记录

桌面

其实就是一坨黑。用了Bspwm已经不切回桌面了。终端默认当作桌面了。
Archlinux使用逐渐从Gui到Cli化记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