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投70亿美元 郭台铭欲加入液晶面板11代线争夺战

88672819 2016-12-15

每经记者 吴瞬 每经编辑 罗伟

近日,据日本经济新闻报道,郭台铭任董事长的鸿海集团和夏普准备投巨资,在中国大陆建设最高世代的液晶电视面板厂。据称,鸿海和夏普计划最早2019年,在中国大陆生产液晶电视机所用的大尺寸面板,这一工厂的总投资可能接近70亿美元。

此前,京东方和华星光电分别投资了10.5代和11代生产线,而加上鸿海夏普可能投资的11代线,中国大陆将拥有全球3条最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但据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中国国内实际上还有更多厂商正在评估是否投建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同时,这些生产线量产时间多数在2018到2019年,未来液晶面板市场竞争将异常激烈,特别是2019年后会有比较高的产能过剩风险。

12月9日,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网站发布消息,惠科电子将在云南投资400亿元建设年产864万片液晶面板生产基地。

  面板行业频现重磅投资

2016年,中国面板显示行业频现重磅投资,国内巨头纷纷下重金扩张自身版图:一是京东方宣布投资465亿元,在四川绵阳建设第6代AMOLED(柔性)生产线项目;二是华星光电宣布斥资465亿元,建设第11代线。此前在2015年底,京东方也投资400亿元建设10.5代线。

近日,日本经济新闻报道称,鸿海和夏普正考虑在中国大陆兴建一座全球最大的液晶面板工厂,计划在2019年以低成本量产电视用面板,以期望借鸿海的资金和夏普的技术,与韩国、中国大陆面板厂竞争。目前,两家公司初步选择了广州作为液晶面板厂的选址。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此事向富士康求证,对方表示对此事不予置评。不过记者发现,12月上旬郭台铭现身广州一个论坛,在演讲中他表示,有几个大项目可能要落户广州。

今年11月30日,华星光电11代线在深圳开工,TCL方面介绍称,11代线总投资538亿元,设计产能140K,计划2019年初投产。11代线项目建成后,有望成为全球最高世代、投资金额最大的面板生产线。

在中国大陆已经有京东方、华星光电接连布局高世代液晶面板生产线的背景下,更多厂商开始考虑加入其中。12月9日,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网站发布消息,惠科电子将在云南投资400亿建设年产864万片的第11代薄膜晶体管液晶面板生产基地。

据了解,惠科电子11代线月产能达到9万片,年产值预计可达到220亿元;同时其拟投资50亿元,建设年产500万~ 1000万台高端全智能电视整机生产线,此外,还将引进玻璃生产企业落户,为配套提供玻璃基板等。

与中国大陆厂商积极投资更高世代线不同,市场研究机构IHS Markit的观察指出,由于中国的液晶产能不断增加以及因此带来的价格竞争,韩国液晶面板厂商很快意识到液晶显示产品的盈利能力终将丧失,因此他们都将未来的希望投向了OLED显示面板。

“随着全球TV面板的平均尺寸越来越大,未来TV面板市场对于超大尺寸的需求逐步走强,带动厂商积极投入11代高世代线。当前中国大陆投资高世代线的热情非常高。”群智咨询资深分析师张虹认为,三星关闭LCD生产线跟鸿海投资有一定的关系,三星转投OLED造成产业内对液晶供给过剩的忧虑有所减轻,但是直接影响不是很大。

  业内担忧未来产能过剩

目前,液晶面板产能向中国大陆集中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从整个全球面板产线分布来看,到2020年全球将有大约20条8.5代线、4条8.6代线和4条10代以上线;而在中国大陆将有7条8.5代线,3条8.6代线和2条10代以上线。此外,还有数条可能正在筹划中的超高世代面板生产线。

“从终端需求来看,目前大尺寸TV的整机生产50%~60%都集中在中国大陆,而在中国大陆手机的模组比重更高,因为手机需要小尺寸面板,而面板生产线的集中也可以减少税务成本和运输的成本。其实不仅仅是高世代线,包括小尺寸6代LTPS包括OLED都有向中国大陆集中的趋势,最重要的原因是中国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包括政策、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张虹说。

据了解,京东方的10.5代线预计2018年量产,华星光电11代线预计2019年量产,夏普如果确认投资11代线,量产时间可能也会在2019年。伴随着这些高世代的生产线未来相继投产,有关液晶产能过剩的担忧一直挥之不去。

张虹还表示,可以预见未来市场的竞争会非常激烈:“中国厂商布局超高世代生产线的热度非常高,特别是2019年后,整个面板市场会有比较高的产能过剩风险。预计到2018和2019年产能增长是会比较明显的,可能会有接近同比10%的增长,对市场的去化有一定难度。”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这个企业应该好好考虑一下,因为目前正处于液晶向OLED转型的时代。中国大规模上马液晶面板生产线,从长远战略角度来看,是危险的。”家电分析师刘步尘说。

值得注意的是,一液晶面板企业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她并不太担心产能方面的问题:“我看待这个问题现在还是比较谨慎,可以展望一下,到这些11代线出来,国内的这些8.5代都相继摊提结束,成本应该会有较大幅度的降低,价格上更加容易接受,大尺寸的渗透率会提升很快,这样看来应该不会悲观,所以单纯从产能来看,我倒是没有担忧。但我更担心的是OLED在大尺寸的发展,国产厂商要做好准备,包括技术上和人才上的,不然就又会被人牵着鼻子走,翻不了身。”

很显然,在韩国三星、LG全力布局OLED之际,中国企业应提升对下一代显示技术的紧迫感。不过张虹也坦言:“在大尺寸领域,OLED遇到的技术瓶颈和产能瓶颈非常大,从参与厂商来看,目前主要是LGD在主导,中国的厂商京东方也有少量产能布局,但仍然有大量的技术难题需要突破,未来几年大尺寸OLED很难看到有快速的增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