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墓地千年不落一草, 偏一考古专家嗅出钱味, 果然挖出值钱大宝贝

辍耕录 2018-01-10

在漫长的古代有一段特别残忍的历史时期,奴隶制社会。在奴隶制的制度下,奴隶是被当作牲口之类的看待,贵族奴役奴隶,并且任意打骂杀戮,最残忍的就是“人殉”,也就是活人殉葬。

周朝的时候实行仁政,用土偶而草人代替活人殉葬,叫“俑殉”。

这种制度就要人道很多,对百姓也是很有利的,但这项制度被秦国的国君废除了,因为他的私心和贪欲。

他的子孙将此继续发扬光大,于是百姓处在血腥的恐怖中,奴隶的惨叫声不绝于耳。到了秦缪公时代,这个国君非常善良,他爱民如子,也不忍心对“牲畜”过度驱使,对“人殉”也不太认同,是位仁义的国君。但这样的国君也没能彻底废除“人殉”制度,只是减少了“人殉”的数量,只用了一百七十七个人陪葬,这样大家已经很感激了,说他是位难得的仁君。

一墓地千年不落一草, 偏一考古专家嗅出钱味, 果然挖出值钱大宝贝

但在这“人殉”中还有三位地位很高的大臣,这大家就不理解了,又觉得他依然是那么残暴。

后来诸侯国的国王就采用土偶陪葬,孔子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孔子认为,就算用“佣殉”都不应该,万一助长了这种风气怎么办?那不还得用活人殉葬?

他的担心并非没道理,在秦缪公后四百多年,秦始皇把残暴发挥到了极致,长平之战就活埋了四十万降卒。

秦始皇的儿子胡亥继承了他的残暴,虽然有那么多马俑可作为陪葬,他却让后宫嫔妃全部殉葬,那些制造陵墓的工匠也全部殉葬,十万多人,多么惨烈。

一墓地千年不落一草, 偏一考古专家嗅出钱味, 果然挖出值钱大宝贝

“皆令从死,死者甚众……大事毕,已臧,闭中羡,下外羡门,尽闭工匠臧者,无复出者。”读这段历史都觉得脊背发凉。

在今天陕西宝鸡凤翔县有个小村庄,叫南指挥村,这个村子有一块地千年不长一根草,不落一只鸟,村民们都觉得很奇怪,不过没人动这块地,在愚昧的古代大家认为这块地是中了邪,被下了诅咒,后来一考古学家路过这里,他听了村里的传说,职业敏感性让他意识到里面有玄机,所以他就带人来挖掘,墓地打开后大家都傻眼了,看到密密麻麻的尸骨排列着躺在一起,姿势痛苦,样子狰狞,乍一看好像怒目圆睁,仔细看却是人死后痛苦挣扎的痕迹,可见“人殉”是多么残忍。

一墓地千年不落一草, 偏一考古专家嗅出钱味, 果然挖出值钱大宝贝

这就是中国人殉数量最多的大墓——秦景公一号大墓。

这里有无数价值连城的文物,人俑、马俑和186具人殉的尸骨。

一墓地千年不落一草, 偏一考古专家嗅出钱味, 果然挖出值钱大宝贝

通过考古专家推测,这座墓穴的主人是秦国的秦景公,他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国君。

当时秦国还是一个小国,在偏远的西部,秦国国力孱弱,位置偏远,被诸侯国看不起,认为是“蛮夷”小国,秦国的祖先因为养马有功而成为周国的附庸,后来秦襄公又有护送周天子的功劳,才被封为诸侯王。

这段历史是考古学家熟知的,但他们想通过挖掘秦朝的墓地获得更多秦国的历史,比如秦国是如何从甘肃迁移到咸阳,他们认为,只挖掘秦始皇的陵墓是不够的,他们还要找到宝鸡灵山一代的秦国贵族的大墓。

专家说,他们这么做是为了给秦国的历史理出一条脉络,大家怎么看?

一墓地千年不落一草, 偏一考古专家嗅出钱味, 果然挖出值钱大宝贝

秦公大墓被打开后,考古专家非常兴奋,不是因为发现了一百八十六具骸骨,而是发现了很多从未见过的珍贵的文物,秦公大墓是中国出土骸骨最多的人殉墓葬,从他使用的奴隶数量和使用的高级棺椁来看,秦国国君的野心昭然若揭,他们根本不满足于当诸侯王,他们用的是后来皇帝都达不到的墓葬规格。

人生前不能完成的夙愿,死后连野心都要一并带走,秦朝国君这么有野心,难怪他的后代个个野心勃勃,最终统一天下。

秦公大墓挖掘出的文物,被专家带走了一部分,剩下由一些村民成立了博物馆,在里面展出,但是由于知道的人很少,也没多少人千里迢迢过来看,所以很快村民经济无力支持,国家就接管了这些文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