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alersTalk成长会 2018-01-12
自2017年入冬以来,各地相继进入流感季节性高峰,南方北方多地传来医院爆满、抗病毒药物短缺等消息。对此,国家卫计委1月9日表示,将加强基层医务人员流感诊疗培训,发挥基层医疗机构在流感防治中的作用,同时对于一些地方出现抗病毒药物开不到的情况,将采取临时采购等措施保证医疗机构抗病毒药物供应。
国家卫计委1月9日举行例行发布会,国家卫计委医政管理局副局长焦雅辉介绍,今年的流感与往年相比,其特点在于,除了有乙型流感感染的病人以外,还合并了甲型的几个亚型病毒的感染,比如甲型H3N2、甲型H1N1。而乙型流感患者数量相对多,但症状比较轻,甲型流感患者数量较少,但症状可能会比较重。少部分流感患者是甲型和乙型的混合感染,还有个别病例,患者发病比较急,发展成为重症流感。
据介绍,与普通感冒不同,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感染,在春冬季节容易在人群中流行,流感起病急,部分因出现肺炎等并发症会发展成重症流感。
界面新闻从国家疾控中心了解到,2017年12月份以来,流感样病例就诊百分比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均显著高于既往3年同期水平,全国报告的流感暴发起数也显著高于往年同期;流感确诊住院与重症病例数也有所上升。焦雅辉表示,预计流感活动高峰还将持续一段时间,随着学校和幼托机构寒假的来临,流感活动水平将逐渐下降。
对于今冬流感盛行的原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冯子健解释称,这与气温、气候、人员流动、接触模式的变化都有关系,但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今年流行的优势毒株(乙型Yamagata)已多年未成为优势毒株,人群缺乏免疫屏障,导致易感人群增多,“低到一定程度,病毒就会在人群中造成传播发病人数大量增加。”但冯子健也表示,可以预见,乙型Yamagata系流行之后,到下一个流行季节,或者未来一两年内它就不会再成为优势毒株。
在流感来袭之际,疾控专家们普遍强调接种流感疫苗的重要性。冯子健称,尽管流感疫苗在所有的有疫苗可预防的传染病中效果不像经典的麻疹、脊灰疫苗那样效果好,要年年接种,但是对于勤洗手、戴口罩、通风换气等措施而言,“疫苗仍然是最好的预防手段”,尤其是高危人群,包括儿童、老人、慢性病患者、孕妇等都要接种,避免因为感染流感导致非常严重的疾病以及并发症的发生。据介绍,目前中国流感疫苗接种数量并不高,每年供应市场的数量约有2600万,但只能接种到2000多万。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流感爆发过程中,再次传出医疗机构,尤其是三甲医院负荷过重的消息。对此,国家卫计委再次强调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的作用。
焦雅辉对此称,目前已经印发了《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版)》,指导各地开展医务人员培训。同时,发挥医联体在其中的作用,通过驻点培训、现场指导、远程医疗等手段,加强对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流感病例的早期识别、早期抗病毒治疗的意识和能力。
国家卫计委基层司副巡视员刘利群表示,当前,我国有几十万家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在流感的防治过程中,基层至少能发挥两个作用:防病的作用,通过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做好流感疫苗的接种,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此外,在治疗方面,基层通过掌握诸如《流行病感冒诊疗方案》等规范,及早识别、诊断、治疗。如果治疗不了,可以提供相对比较精准转诊服务,不影响居民病情。
但刘利群也坦承,当前,基层总体上“还是一个短板”,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同一个地区不同医疗机构之间,服务能力都会有一些差别,也正因此,卫生部门仍会进一步推进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尤其是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能力建设。
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由于“发热门诊”的限制要求,一些基层机构表示,在体温高于37.2以上的患者,需要登记并将其转诊至有发热门诊的二三级医院,因此基层医疗机构本身无法提供诊疗服务。
对此,焦雅辉回应称,这是部分医疗机构在“政策理解过程中存在偏差”。
据焦雅辉称,按照国家卫生部门层面的设想,是希望能够把常见病和多发性的诊疗留在基层解决。而关于发热门诊的设置,是在2005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卫生部部长吴仪签发部长令,要求医疗机构建立预检分诊制度,以及时发现重特大的传染病病人,把病人从普通病人中分检出来,收治到有救治条件的医院里。
“通过基层医疗机构的预检分诊过程,发现疑似重大的呼吸道传染病,比如2003年的非典,以及后来的H1N1、H7N9、H5N1,包括MERS(中东呼吸综合症)等。在特定流行时期,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会发布特定的传染病预警,针对这样的病人,经过基层医疗机构的分诊疗,可以及时转到上级医院感染性疾病科或者传染病院去治疗。”同时,焦雅辉也表示,绝大多数发热的病人还是可以进行明确的初步的诊断的。
焦雅辉称,接下来,国家卫计委会就这项政策在全国进一步提出明确要求,以让基层能够承担绝大多数的常见病、多发病诊疗的任务,提升这方面的能力。
此外,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到,随着流感的爆发,在山东、河北、北京等多地出现了抗病毒药物短缺的现象,其中以抗病毒药物“奥司他韦”最为明显。
据了解,“奥司他韦”是一款普遍被应用在预防和治疗甲型及乙型流感的抗病毒药物,主要用于流感的治疗和预防。一般用在有密切接触流感患者或者流感爆发季节高危人群流感预防和流感治疗,它能抑制流感病毒生长,减少病毒的传播,且药物使用的“黄金时间”在发病的48小时以内。
对此,焦雅辉回应称,从生产供应的角度而言,抗病毒药物是完全充足的。“对于普通流感的治疗口服有达菲(奥司他韦),还有扎那米韦,这两年我们国家又研制成功了对于重症流感患者使用的、可以静脉治疗的帕拉米韦,这几种药也都可以国产化的生产。因此,最近这些年我国在抗病毒治疗领域有了很强的底气,能够保障患者的安全。”
但是焦雅辉也表示,确实存在流感高峰季节,一些患者在医院开不到药的情况。对此,国家卫计委也有所注意,1月8日,国家卫计委印发了《关于做好2018年流感防治工作的通知》,以及1月9日召开的电视电话会议中,也对于保障抗病毒药物及时使用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对全国提出要求,要求全国的医疗机构要紧急采取临时采购的措施,采购流感抗病毒的药物,包括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和帕拉米韦,要求各地卫计委为医疗机构开启临时采购通道,保证医疗机构药品供应,有充足的药品,不能够以任何的理由来影响患者对药品的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