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正轨的锤科,如今让坚果R1加冕为王

优主张 2018-05-18

一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总是最难的,但是我在写锤子科技的产品时却并不这么觉得,因为我分分钟可以想出接近10种不同的段子作为评测或是上手文的开头。

这倒不是因为我对锤科爱得深沉,反倒是因为在我看来锤子科技和它的灵魂人物罗永浩先生身上的话题性实在是太多。在互联网上,锤子科技和罗永浩有着和自己体量完全不匹配的声量,至截稿时频频语出惊人的罗永浩先生更是有着高达1465万微博粉丝。

我不禁想象,这1465万粉丝要是能有一半乃至三分之一敞开自己的钱包每年买一台锤子科技的手机,都能帮助锤子科技成为中国前十的智能手机厂商。可网友们在掏钱的时候都精明得很,他们大部分只会为真正值得买的产品埋单,而不是信仰、情怀等虚无的东西。这也是锤子科技只有在最近1~2年中才彻底摆脱亏损,有点正经智能手机厂商的样子的理由。

将调侃与玩笑放在一边,锤子科技最近几代产品确实称得上“上道”。从天国的Smartisan M1系列,到坚果Pro以及让我爆吹的坚果Pro 2,锤子科技的智能手机产品在以让所有人都意外的速度成熟和完善。在拿到坚果R1之后,我感觉这台手机在硬件上的完成度甚至不逊色于今年的所有的国产高端手机。

总有一天我的生命将抵达终点,而你,将加冕为王。

用这句话来形容坚果R1实在是太贴切了。坚果手机,这个出声于千元机的锤子科技子品牌,在锤子科技6周年之际居然成了这个公司旗下唯一的智能手机品牌。罗永浩先生对这点只是轻描淡写地解释为“Smartisan不如坚果好读好记”,但实际上在我们看来是因为坚果Pro 2这款产品真正让坚果手机这个品牌扬名立万,而Smartisan品牌到现在为止只有M1系列不令人失望。

T3?M2?通通不存在了,或者换个角度说,坚果R1其实就是T3或就是M2。

我从不怀疑锤科“堆料”的决心,将坚果R1扒皮削肉抽筋之后,它的本质和其他国产旗舰手机们没有任何不同。有人会说坚果R1丧心病狂地搞了个1TB内置存储,但是我觉得那个版本充其量是个噱头。因为即便是偏执如罗永浩,Keynote上面那个价格字体都和其他两版本不一,简直就像是临时插进去的一张幻灯片一般。

但是打造一款旗舰机和打造一款千元机有本质上的区别,一台千元机只要性价比够高,我们就能够容忍很多缺点——比如坚果Pro 2的相机虽然已经咸鱼到了让我丝毫没有用它记录生活的欲望的程度,但我依旧将它吹爆,因为我觉得它性价比很高之余长得还漂亮。

旗舰机呢?可能就不那么简单了。

诚然,3499元的坚果R1单论性价比的话还是很强。从骁龙845到双快充,从光学防抖2PD双摄到压力感应触控屏幕,锤科几乎将自己能找到的好料全部堆在了这台手机上面。它甚至标配双头USB Type-C线材,它除了没有防水和没有耳机孔,在硬件配置这一点上几乎完美无缺。

但是锤科似乎没能驾驭这么好的硬件。

比如我早前在微博上指出的压力感应触控问题,比如我早前在微博上指出的拍照白平衡问题,比如我现在要指出的HDR照片保存速度慢和取景卡顿问题,更比如当前存在于Smartisan OS 6.0用户界面中偶尔出现的莫名其妙卡顿问题。

过度钟情于重复发明轮子,是整个坚果R1上问题的根源。我甚至觉得只要锤科能够脚踏实地地完善Smartisan OS,放缓“改变世界”的脚步,都会让坚果R1变得更好用。与其熬夜加班加点搞什么坚果TNT工作站,不如把有限的人员和资金投入到相机的改善里面。

严格来说坚果R1的拍照并不差,甚至咋看之下还挺好,可坚果R1的相机很倾向于提高画面色彩饱和度以换取更好的观感。在拍摄风景时这个设定没毛病,但是在一些光线比较复杂的环境中(比如有暖色灯光照亮的室内)就会容易让照片的色彩偏暖偏红,在屏幕上回放时更是如此。

但即便如此,我也愿意给坚果R1的拍照点个赞。因为和以往所有的锤子科技手机比起来,坚果R1的相机都好太多了。它的白平衡的稳定性和可用度都达到了锤科产品中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它甚至还有自动HDR功能——虽然HDR的效果和保存速度依旧辣眼睛。

可是,如今卖这个价钱的国产旗舰手机们随便挑出一个来都能做得比坚果R1更好,更别提和三星、苹果比较。坚果R1绝对拍照质量并不差,但是我觉得提升的空间还是挺多。

至于那个完全不好用的压力感应功能也是这个道理,通过重压实现更多触控功能的思路当然是没问题的。不过坚果R1的按压所需力度远远高于其他支持压力感应触控的机型(即便是在最轻的设定下),并且想要触发重压功能就必须如一个武林高手一般在手指头触碰到屏幕之后的瞬间一气呵成地使出10成力。如果第一次重压没有成功,那么必须先将手指完全抬起重复以上操作。

在掌握了以上操作要领后,我终于能够100%成功地触发坚果R1的锁屏快捷方式了(笑)。

关于压力触控,锤科在发布会上展示了锁屏快捷方式、图片操作和文字操作这有且仅有的3个压力触控使用场景,可目前实际能够(某种意义上)全局正常工作的只有前2种。刚拿到机器的时候我发现在浏览器、便签等等存在大量文字的时候不管怎么重压,也不会出现传说中的扇形快捷菜单。后来我才发现锤科将这一功能的触发场景局限在了微博、微信等应用中,所以在浏览器或便签里想要实现相关功能,反而只能通过大爆炸操作。

随着使用的深入,我还发现了坚果R1上另一个让我有点匪夷所思的点——和其他Android 8.x的机型不一样,坚果R1似乎无法手动选择蓝牙音频传输编码。在其他的Android 8.x智能手机系统的开发者选项中,我们基本可以选择使用SBC、aptX、aptX HD以及LDAC这4种不同的蓝牙编码,当然我们也可以将选择权留给手机。

为什么我会纠结这一点呢?因为目前ZAEKE工作室里的索尼HT-Z9F音响是支持LDAC编码的,但是我使用自己的三星Galaxy S8连接蓝牙播放时却是默认使用SBC。所以在我手动将传输编码设定为LDAC之前,这套组合不能发挥最好的音质。

不幸的是根据微博上的反馈,坚果R1这一功能选项的缺失并不是因为BUG或是没有放进UI里头,而是根本不支持SBC之外的蓝牙编码——没错,连aptX都不支持。

虽然在有网友和微博上的锤科大佬们反馈之后,得到的答复是后续软件更新中加入。可话又说回来了,初步不支持LDAC还情有可原,毕竟功能给了需要一定的硬件匹配。可连aptX这种老早就普及了的东西,为什么到了锤科这里还需要“后续更新”来加入呢?

走上正轨的锤科,如今让坚果R1加冕为王

同样的诡异设定在坚果R1的无线充电功能上也是一样的。坚果R1机身内部无线充电线圈的位置位于机身后背的下1/3处,而不像其他无线充电手机一般位于机身后背正中央。

这会带来什么问题呢?

首先是在使用一般的平躺式无线充电器时,坚果R1的摆放“体位”比其他手机更靠上。所以放置于表面摩擦力较小的无线充电器上时,坚果R1分分钟会在重力的作用下上演“惊天大逃亡”。此时若是来个电话而你又碰巧开启了震动,那么十有八九这台脆弱的玻璃手机会啪叽一声和地板来个亲密接触。

其次,则是在使用当下流行的站立式无线充电底座时出现的问题。坚果R1靠下的无线充电线圈使得它几乎无法正常使用当前市面上常见的的站立式无线充电器,因为正常摆放时坚果R1根本就没法感应到充电器的线圈。

怪不得锤子科技要推出自己的无线充电底座,因为坚果R1虽然用着Qi标准无线充电,可它在“物理层面”上却有可能不兼容很多的无线充电器。

正如我说的,钟情于“重复发明轮子”是锤子科技产品一切毛病的根源。我看得出坚果R1这款产品在配置、做工上的诚意,但是我却看不懂锤子科技在软件上用花里胡哨的方式去实现本该十分简单的功能。

坚果R1的完成度已经挺高,除了那个诡异的无线充电位置设计,我都找不出啥硬件上的毛病,大部分软件的问题看起来似乎也不像是无法解决。但是那种乱七八糟的不完善让我在拿到这台手机后1小时中,萌生了“要是这手机有个原生Android UI”就好了的奇怪想法。

更重要的是,如果坚果R1是一款定位于2000元上下的机器,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我倒也忍了,甚至处理器用骁龙660我都愿意继续当个自干五。可问题是坚果R1是锤子科技的全新旗舰,评价一台旗舰手机就该有高于其他档次产品的标准。旗舰不应该得过且过,旗舰不应该说“又不是不能用”;旗舰就应该尽可能地做到最好,旗舰就应该面面俱到。

在我看来,3499元起售的坚果R1实在难当“旗舰”之名,至少在以上那些乱七八糟的软件毛病修复之前难当“旗舰”之名。它的硬件水平真的很不错,但是如此优秀的硬件却恰恰毁在了不完善的软件上。

在最后,我由衷地希望锤子科技在后续的软件更新中能让我后悔写出上面所有的话语。更由衷地希望突然在某次软件更新之后,坚果R1能够成为一台“完善”的旗舰,真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