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是刘伯温和常遇春的结合体, 陈友谅若是听他的, 早已君临天下

语感 2018-01-29

如果我问大家,谁是元末第一猛将?估计很多人会回答是常遇春。常遇春确实勇猛无敌,但他却不是元末第一猛将。其实第一猛将还是另有其人,这个人叫做张定边。史书上就有记载,“若论勇猛天下无出其右者。”意思是说,如果说到勇猛无敌的话,天底下还没有人比得过他。这是多么高的评价啊!我认为史书上的评价并不夸大,十分中肯,张定边确实是一个了不起的英雄人物,不仅武艺盖世赛过常遇春,而且此人深通谋略,决不在刘伯温之下。

此人是刘伯温和常遇春的结合体, 陈友谅若是听他的, 早已君临天下

张定边,沔阳人,出生于普通的打渔人家。此人身材魁梧,长得还十分潇洒英俊,还有点装逼,学那关云长,留着五绺美髯。

这帅小伙不仅相貌万里挑一,而且能耐不小,史书上记载,他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还懂兵法(刘伯温的东西全有了),从小练就了一身好武艺,可以说是拳打南山猛虎,脚踏北海蛟龙(比常遇春还要强上一点)。这人竟然是个文武全才,简直就是刘伯温和常遇春的结合体。

一般来说全武全才已经是万里挑一了,但是这还不行,此人还有一门特殊功夫,擅长岐黄之术,还是个妙手回春的医生。都说人无完人,我觉得这人样貌好,能耐那么大,可以算是个完人了。(我每次读史到这里,总是会想天底下竟然会有那么完美的男人,真不知道哪个女人会那么幸运嫁给此人:))。

大凡英雄人物都是急公好义的,路见不平一声吼啊,该出手时就出手的个性,张定边也不例外。每当他看到世间有什么不平之事,便会义无反顾地拔刀相助。

此人是刘伯温和常遇春的结合体, 陈友谅若是听他的, 早已君临天下

读过三国的朋友都知道,刘邦没什么大能耐,但是会哭,会结拜。这陈友谅也一样,在湖北碰到张定边的时候,一看此人文武全才,还十分仗义,是个打着灯笼也难找的英雄好汉,于是便效仿刘备,与张定边和张必先结拜为兄弟,发誓今生结拜为兄弟,生死与共,共谋前程!

从此以后,张定边跟随着陈友谅,南征北战,不离不弃,一直履行着结拜时所发下的誓言。

我们前面说过龙湾大战前,当陈友谅率领大军攻破太平,直逼应天之时,朱元璋大惊,最后他采纳了刘伯温的建议,在龙湾设下埋伏,让手下康茂才写了封诈降信给陈友谅,说自己愿意投靠陈友谅,让陈友谅率领大军从水路直逼应天城下,然后自己作为内应,里应外合,大破朱元璋。

当陈友谅接到康茂才派人送来的诈降书时,张定边就认为是个阴谋,三番五次地劝阻陈友谅不要上当,可是,陈友谅这人专横独断,根本听不进意见,结果中了朱元璋的埋伏,致使最后龙湾大败。

此人是刘伯温和常遇春的结合体, 陈友谅若是听他的, 早已君临天下

前面我们说过陈友谅是个心急之人,攻下太平后,就迫不及待地杀了徐寿辉,还要在行军的路上,以五通庙为行殿,登基称帝,国号汉,当时张定边知道此事万万不可,便哭谏不已。

有道是忠言逆耳啊,陈友谅这人不但听不进意见,还嫌他在身边太烦,于是令他率军去攻打安庆,自己则继续登基称帝。

我们知道龙湾战役是陈友谅和朱元璋的关键之战,战役前,陈友谅的势力是朱元璋的四倍之多,可是战败之后,陈友谅的势力得到了削弱,而朱元璋的势力得到了增强,最后两人竟能势均力敌。如果当初陈友谅肯听张定边之言,就不会中了刘伯温的计策,导致龙湾大败,或许便可打败朱元璋,最后君临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