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战争时为何打到越南首都时不打了? 如果继续打下去结果会怎样?

世界说 2018-01-05

俗话说,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意思是说,在困难的时候即使受人一点小小的恩惠,日后也应当加倍的报答。众所周知近代以来越南一直战争不断,从二战开始与日本的战争,到二战后与法国的殖民战争,到后来与美国的战争等等。尤其是与美国的战争了,当时美国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但是越南依然打赢了这场战争,这里面是离不开中国的无私援助的。

据资料显示,在这场长达10年的越南战争里,中国至少援助了越南200多亿美元,放到现如今这笔钱至少值五万亿人民币了,要知道当时我国正经历特殊时期,本身并不富裕。而且除了钱外,中国还援助越南很多武器和几十万的战斗人员,包括特种兵,炮兵等,可以说,如果不是有中国的帮助,越南根本不可能打赢美国。

因此当1979年中越战争爆发时,很多中国人都是无法理解的,不报恩就算了,怎么还倒打一耙呢。不过虽然中国人不喜欢打仗,但是为了维护祖国的领土完整,不管在任何时候我们也不害怕打仗。在派出了20多万的大军后,中国军人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取得了胜利,打下了越南的重镇凉山。

众所周知,攻克了谅山,就等于打开了越南首都河内的大门。那么说到这可能很多人就有疑问了,为何当年打到了凉山不一鼓作气继续打下河内呢?其实这主要是因为当时中国将这次的战争定义为冲突,并不是一场战争,对越南的领土并不感兴趣,只是想教训一下越南而已。那么如果当时继续打下去会有什么结果呢?

首先凭中国的实力打下整个越南是肯定没有问题的,但是这场自卫反击战就变成了对主权国家的侵略战争了,而且当时国际上除了柬埔寨和朝鲜外,其他国家都不支持中国的。况且攻城容易守成难,在打下越南后如果管理也是很大的问题。因此综合考虑下,在打下越南的凉山后就撤军回国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