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克投资家 2018-01-01
集装箱航线达到197条,国际友好港升至41个
广州港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居全国之首已成非洲、地中海航线核心枢纽
大洋网讯 广州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新征途中传来喜讯。12月28日,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今年突破2000万标准箱,成功跨入全球目前仅有的七个集装箱年吞吐量超过2000万标准箱的港口行列。这么多集装箱如果首尾相连,长度可达12万多公里,可以绕地球赤道三圈。
12月28日上午,在南沙海港集装箱码头前沿,广州市副市长马文田一声令下:“2017年广州港第2000万个集装箱起吊!”随之,一个披红戴花的集装箱伴随着音乐缓缓起吊靠泊在码头边的“地中海白兰德”轮上。
广州市相关部门负责人、驻穗口岸单位负责人、港航企业和客户代表,以及广州港务局和广州港集团干部职工,一同在现场见证了广州港集装箱发展的历史性突破。与此同时,中外运黄埔仓和东江仓码头、省航运集团属下番港货运码头和高明码头现场干部职工挂起横幅,齐力庆祝这一辉煌的历史时刻。
2000万标准箱只是一个新的起点
广州港集团董事长蔡锦龙表示:广州港集装箱年吞吐量实现2000万标准箱的突破,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它标志着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就,更向全世界展示了广州港显著提高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站在2000万箱的新起点上,广州港集团将牢记自身使命,认真贯彻十九大精神和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以更加高远的目标、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扎实的作风,全面推进港口发展建设工作,充分发挥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排头兵作用,进一步加快南沙四期、南沙疏港铁路、华南国际冷鲜港等港口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提升和优化港口服务功能,努力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广州港务局局长陈洪先指出,2015年,广州市委、市政府作出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重大战略部署,并出台了《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三年行动计划》,广州港集装箱业务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2000万标准箱,只是一个新的起点。下一步我们将对标国际先进港口,找差距、补短板、强弱项,大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国际班轮联盟和班轮公司合作,加快推进港航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港航发展效能,积极打造智慧港航和平安绿色港口,推动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和航运杻纽建设迈上新台阶。”
达飞轮船公司广州公司总经理朱利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达飞非常认可广州港南沙港区的区位优势和成本优势,将南沙视作达飞在华南的中转中心之一。目前,达飞已在南沙开辟了22条外贸航线,预计今年在南沙完成近60万标准箱。南沙港区操作效率在达飞的KPI考核指标里,一直都排在全球港口的前列,基于对南沙的认可,达飞在明年将进一步加大在南沙的航线投入,预计箱量还有较大的增长。南沙港区地处南沙保税港区、南沙新区、南沙自贸区,2015年广州市又提出了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的目标,政策利好频出。据了解,广东省、广州市正在向国家争取自由港政策,我们对南沙的前景相当看好,会进一步加大与广州港的合作深度,为客户提供更多的航线服务。
奥马电器高级经理冯长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奥马是南沙港区的忠实用户。鉴于南沙港区的地理位置更靠近奥马厂区,南沙港区的成本优势和效率优势,奥马已将95%的出口货都选择南沙出口。预计今年将在南沙完成出口量7.6万标准箱。选择南沙港区出口,预计将为奥马节省近2000万元的物流成本。
安通控股董事、副总经理兼安通物流总经理王经文表示,安通之所以选择与广州港集团战略合作,一是广州港优越的发展平台及广州港人精诚合作的精神打动了该公司;二是广州港集装箱市场的地位和发展趋势为彼此的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三是广州港的服务质量为双方的合作成功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加速推进
集装箱航线最近三年增加74条
2015年,广州市出台《建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三年行动计划(2015-2017年)》,举全市之力推进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三年来,广州港口发展环境迎来新机遇,门户枢纽增添新动能,港口生产实现新跨越,集聚辐射获得新拓展,口岸服务实现新便利,要素集聚取得新突破,航运服务得到新提升,绿色安全发展迈出新步伐,对外交流合作开创新局面,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实现良好开局。
2017年,广州港预计可完成货物吞吐量5.8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可完成2030万标箱;广州港汽车吞吐量预计可完成110万辆,比去年完成的83.2万辆增幅高达32.1%,该增幅居上海、天津、大连等全国沿海主要汽车口岸之首;南沙口岸成为继天津之后,全国第二大平行进口汽车口岸,预计全年可突破14000辆;南沙国际邮轮母港年接待旅客可望突破40万人次,稳居国内第三。
广州港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南沙门户枢纽功能。广州港深水航道拓宽工程一期工程顺利完工,主航道珠江口内66公里中的50公里航段已由243米拓宽到385米,实现了10万吨级集装箱船与15万吨级集装箱船(减载)双向通航。南沙港区三期6个15万吨级集装箱泊位建成投产;南沙港铁路、南沙国际邮轮码头等重点工程开工建设。通过三年的建设,广州港泊位年综合通过能力、集装箱通过能力分别达到3.74亿吨、1576万标箱,较2014年增长9.0%、34.6%。
三年来,广州港集装箱航线由2014年底123条上升至2017年12月底197条,其中国际集装箱班轮航线由52条升至91条;内陆无水港及办事处由8个升至33个,覆盖全国8省30市;国际友好港由20个升至41个;海外办事处从无到有,设立了欧洲和美洲办事处;成功获得2019年第31届世界港口大会主办权;海上丝绸之路国际海员中心落户南沙;广州国际航运仲裁院、广州海事法院广东自由贸易区巡回法庭、广州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广州安特卫普港口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等相继成立;珠江航运指数已累计发布96期,“广州价格”话语权增强。
近年来,各口岸单位围绕航运中心建设,不断深化“三互”通关机制改革,加快“单一窗口”建设,大力改善通关条件,出台一系列优化口岸环境政策,全力以赴推动国际航运枢纽建设。中国(广州)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发布2.0版,建成16个功能模块,涵盖海关、检验检疫、边检、海事、港务等21个部门业务,服务企业超3.5万家,达到国内示范性领先水平。广州海关在全国率先推出互联网+易通关,黄埔海关深入推行“一站式作业”,广州检验检疫构建国内首个进出口商品全球溯源体系,广州边检推进无纸化申报试点,广州海事有效解决船舶进出口岸手续的“最后一公里”。
到2020年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力争达到2500万标箱
目前,广州港集装箱发展呈现珠江东岸黄埔新港、新沙港区和西岸南沙港区双翼驱动的格局,形成巨大合力,促进集装箱发展再攀新高峰。同时,南沙港区集聚和辐射带动作用不断增强,成为南沙新区和南沙自贸区的强力引擎。
广州港务局副局长黄波告诉记者,目前,全球集装箱年吞吐量超过2000万吨的港口有7个,除了新加坡港和釜山港,有5个在中国。在中国,集装箱年吞吐量超过2000万吨的5个港口中,除了上海港和宁波港,有3个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分别位于香港、深圳和广州。
据其透露,接下来的三年,广州港将紧紧抓住“一带一路”、交通强国、海洋强国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机遇,坚持新发展理念,围绕国家重要中心城市、枢纽型网络城市建设,着力解决港航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优化港口结构布局,完善集疏运体系,发展现代航运物流及航运服务业,推动港口资源整合,提升港航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推动骨干企业实施精细化管理,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率,优化口岸和营商环境。到2020年,完成港航相关项目投资1000亿元,新增港口通过能力3000万吨,集装箱通过能力500万标箱;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6.3亿吨,货源结构进一步优化;集装箱吞吐量力争达到2500万标箱,外贸集装箱比例明显提升;集装箱航线250条,其中国际班轮航线达到120条;商品汽车吞吐量150万辆;邮轮旅客吞吐量争取100万人次。全市港航相关产业企业注册数60000家以上,本地航运企业经营船队规模超过4000万载重吨。港口综合单位能耗比2017年下降5%,单位CO2排放下降4%。力争经过三年努力,更干净、更整洁、更平安、更有序港口建设取得突出成效,广州港的综合实力、现代化水平居全国沿海港口前列,自由贸易港建设取得突破,引领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航运枢纽作用明显,广州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再上新台阶。
广州港集装箱发展实现历史性跨越
记者了解到,上世纪80年代初,世界银行支持中国发展集装箱事业,贷款在上海、天津和广州三大沿海港口兴建集装箱码头,广州港黄埔集装箱码头应运而生,是全国最早的集装箱码头之一。2001年7月,广州港第一次引进外资参与集装箱经营。广州港与新加坡港务集团合资经营的广州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成立,共同经营新港3个和租用新沙3个共6个万吨级泊位。2003年,广州港进入世界前20位的集装箱港口。2005年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实现468万标箱,世界排名第18位;2006年完成666万标准箱,世界排名第15位;2007年完成926万标准箱,世界排名第12位。2008年11月,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准箱,成为中国继上海、深圳港之后第三个突破千万标准箱的集装箱大港。
广州港集装箱吞吐量由100万标准箱到200万标准箱用了3年时间,由200万标准箱到400万标箱用了3年时间,由400万标准箱到1000万标准箱也仅用了3年时间,每三年实现大幅度增长,发展速度为世界罕见。2017年,广州港集装箱实现2000万标准箱的突破。
自2004年南沙港区一期工程投产以来,南沙港吞吐量以年均增长15%以上速度持续快速增长,目前已成为广州港的主力港区和主要增长点。
区域优势明显 集疏运体系完善
广州港集团总经理李益波接受记者采访时介绍,广州港集装箱快速发展,其中得益的重要因素是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广州港位于珠江入海口和珠江三角洲中心地带,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和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是广东省能源物资和原材料的主要中转港,也是珠三角油品、煤炭、粮食等重点物资的集散地。广州港成为我国最大的内贸主枢纽港,内贸集装箱吞吐量居全国港口首位;同时广州港已成为非洲、地中海航线核心枢纽港。
南沙港区,地处珠江三角洲几何中心,是珠江三角洲西岸唯一的大型深水港,也是珠三角集装箱货源生成地的中心。以港区为中心方圆100公里内聚集着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城市群,包括广州、深圳、东莞、中山、珠海、佛山等10多个大中城市,区域内公路和水路网络四通八达,交通十分便捷,珠三角大量的进出口货物为广州港集装箱业务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货源支撑。
经过多年发展,广州港已拥有一批设施先进的大型集装箱、煤炭、油品和化工等专业化深水码头和散货码头,以及华南地区最大的滚装船码头,已初步形成了“石油产品交易中心”、“煤炭交易中心”、“粮食交易中心”和“金属材料交易平台”。广州港与沿海及长江的港口海运相通,国际海运通达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与国内100多个港口有贸易联系。
优越的区位优势,吸引了世界著名的船公司竞相参与南沙港区的合作与开发。目前,广州港已与马士基、中远海运等航运巨头强强联手,形成集装箱运输合力。世界前20位班轮公司已进驻南沙港区开展业务,开辟了欧洲、美洲、亚洲、非洲、澳洲、中东等91条国际远洋干线班轮航线。
中远海运、中国外运、广州港集团等企业开通了150多条水上驳船支线,实现全港水上驳船支线覆盖整个珠江—西江流域江海联运网络。其中广州港集团开通了60条“穿梭巴士”珠江水上驳运航线。目前,广州港已在广东、广西、云南、湖南、江西、贵州、上海等全国各地布局了33个内陆无水港或办事处,积极推进内陆腹地“无水港”网络建设,形成了辐射广泛的内陆无水港网络,有效覆盖了内陆货源腹地,通过铁路、公路、驳船等多式联运方式,实现南沙海港与内陆腹地的无缝联通,南沙港区也成为贵州、四川、湖南等内陆省份联通海内外、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门户。
南沙速度业界领先
2001年12月25日,广州港的拓荒者打破了南沙龙穴岛的宁静,开始了艰辛的建港历程。2004年9月28日,南沙港区一期4个深水泊位建成投产,速度全国空前,被誉为“南沙建港速度”。南沙港区为广州港未来的发展打开一片新的天地。
广州港南沙港区的开发建设,在业界创造了“三个南沙港速度”。
一是南沙的建港速度。从2001年开始,广州港人仅用了2年9个月的时间,就在一片滩涂中,建成了南沙一期工程的4个10万吨级现代化集装箱深水泊位,建港速度空前。近十年来,广州港集团大力推进南沙深水港区建设,陆续建成南沙港区一期、二期、三期集装箱码头以及南沙粮食及通用码头、沙仔岛汽车码头、小虎石化码头、港发石化码头、建滔石化码头等码头工程,广州港集团在南沙港的建设项目总投资超过200亿元。目前,广州港集团在南沙港拥有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30个,其中10万吨级集装箱专用泊位16个;新增通过能力超过2.5亿吨,其中集装箱通过能力1600万标准箱,改变了广州港缺乏大型集装箱、粮食、汽车滚装和油品专业深水泊位的历史,实现了由河口港向海港的跨越式发展。一个功能齐全、布局合理、面向世界的现代化新型港区在珠江出海口西岸崛起。
二是南沙港区的发展速度。自南沙港区一期工程投产以来,南沙港吞吐量持续快速增长,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15%以上,目前已成为广州港的主力港区和主要增长点。随着马士基、达飞、中远海等世界前20位航运巨头的战略性进驻,南沙港区集装箱班轮航线数、航线密度不断提高。当时全球额载量最大的1.8万、1.9万标准箱甚至更大的集装箱船均可在南沙港区靠泊,南沙港区顺应了大船时代的发展趋势。南沙港的区位优势正逐渐凸显,集聚效应正在逐步形成,南沙港区正由过去的集装箱支线港向干线港、枢纽港目标快速发展,呈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空间并提升了广州港在全球航运界的地位。
三是南沙港区的作业效率。南沙港区各集装箱作业公司通过推广立体装卸、直装直卸、双拖卡作业,开展创新创效活动等措施,极大地激发了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桥时、船时效率不断提升。随着每小时超过300自然箱的船时效率和58.7自然箱的桥时效率等新纪录的诞生。南沙港区集装箱效率得到了航运、物流界和广大企业的认同。港区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港口前十强集装箱码头”、“中国港口杰出集装箱船舶装卸效率码头”、“中国港口每米岸线通过最高标箱量集装箱码头”、“中国港口每标箱消耗电力和燃油最低集装箱码头”。美的集团、奥马电器、海信科龙、华南轮胎、新宝电器、格兰仕、宜华家具等国内著名企业均选择南沙作为出口港。
文、视频/广报全媒体记者李妍 通讯员李鸿斌、郑志珣、陈瑜、唐旭妍
图/广报全媒体乔军伟 通讯员李鸿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