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设计过程中,有哪些不容忽视的交互设计要点?

明学的白板 2018-05-09

一、交互设计中的视觉感知

1. 视觉感知的过程

视觉是人类认识自然、了解客观世界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理解人类认知功能的突破口。当人们开始观察外界物体时,视觉系统将剌激以图像的方式传递到大脑,并通过大脑的视觉皮层区域控制人眼的运动来表达对图像的兴趣,这一过程被称为视觉感知过程。,用户会经历了6 个心理过程:

  • 视觉寻找是指在视线所及的范围内搜索目标。

  • 寻找指的是当发现视觉探测到的对象与预期目标吻合时,排除其他对象的干扰,固定跟踪对象。

  • 分辨是指对多个相似的对象的信息进行深入探测。

  • 识别是指根据视觉特征信息和细节信息的差异,识别目标的含义。

  • 确定是指锁定的对象与记忆中的存储信息相吻合,确认目标。

  • 记忆搜索是以上视觉过程的基础,以上视觉所获得的信息都要与记忆信息对比,从而做出判断。

2. 人机交互界面的视觉感知

人机交互界面中用户的视觉感知过程遵循着视觉感知过程的规律,即眼睛运动获取界面信息粗略特征图,并将其传递至大脑,根据注意力的需要,大脑加强与目标相关的信息并抑制不太相关的信息,指引眼睛关注目标的潜在区域,并进一步构建详细的特征图,通过对界面信息连续的选择与过滤,用户最后锁定目标获取所需信息。

如何通过界面元素间的位置关系引起用户注意,从而快速有效地感知并获取目标信息是界面设计的重要方面。

从设计角度来说,应当使设计内容容易被发现、容易被识别。人机交互界面的空间呈现尽管有限,但也会包含复杂的视觉信息: 亮度要素、图形要素、色彩要素、布局因素、信息量的拥挤程度等,现重点讨论亮度感知、色彩感知和空间感知对人机交互界面的影响:

(1)亮度感知

人机交互界面中各种信息的呈现,首先依靠的是显示屏的亮度,因此亮度是界面元素的重要属性之一。

用户是从界面的明暗变化中识别出有关目标的信息,即只有从整体目标的亮度感知中才能识别出有意义的实体。

研究表明:色彩组合与亮度对比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

在较高的亮度对比条件下,用户更倾向于选择不同的颜色组合,而在较低的亮度对比条件下,亮度对比要比色彩组合对视觉感知具有更重要的作用。

网易新闻的夜间模式很好的利用了亮度感知

(2)色彩感知

在视觉感知的诸多影响因素中,色彩的作用非常突出。色彩具有3 个基本属性:色相、明度、饱和度。

在用户界面的设计中使用色彩要谨慎,设计应该首先考虑单色,在白色背景下的黑色图案或者在黑色背景下的白色图案通常适用于大多数的用户

合理的颜色搭配不仅能够提高界面信息的认知效果,还能够丰富界面的层次。

设计通过使用合理的颜色搭配提高了信息的认知

(3)空间感知

空间感知又称为深度感知。在人机交互界面中我们希望能产生尽可能多的深度信息,因为在人机交互界面中图像是眼睛和大脑的注意焦点。如果破坏了深度信息,也就丧失了真实感。

在界面的设计过程中,亮度是一个决定视觉感知效果的因素,因此对象的明暗变化成为判断对象远近的依据。

此外,利用光与影的变化、内容的重叠与干涉以及细节与空中透视产生的立体效果。如通过对图案增加阴影、透视等效果,使图标在视觉上有一定的立体感、三维感的2.5 D的图标,并逐渐开发出真正立体的三维图标等。

图中material design的圆形图标,写实的背包图标都很好的应用了空间感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