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41已不是中国最强导弹

读书读人读事 2017-12-08

图片为近日在海内外媒体中倍受关注的东风41洲际导弹,众所周知,东风41洲际战略弹道导弹作为一种高技术武器,具有射程远、威力大、精度高、突防能力强的特点,用其可以打击高价值的军事目标,削弱敌人的作战能力,成为重要的核威慑力量,在未来战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常情况下,战略导弹是在预设的固定发射阵地对敌方目标进行攻击,作战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比较差,同时战争中,东风41陆基战略导弹预设阵地有可能不满足射程射向要求,或者被敌方发现而遭受打击,无法完成作战任务。总体上来说,对比陆基导弹容易被敌方找到,并实用核武器摧毁的情况完全不同,潜射洲际战略导弹就更加隐蔽,因此美国人始终将潜射弹道导弹看作是最主要、最安全的战略力量,为此不惜投入巨资进行升级换代。

东风41已不是中国最强导弹

美军的潜射弹道导弹无论生存能力、突防能力、多弹头分导能力还是命中精度等都要强于其陆基弹道导弹,且指挥层次少、反应速度快、战备程度高。在美俄核裁军谈判中,美国对削减陆基战略核武器兴趣浓厚,甚至将其改为单弹头,而在涉及潜射弹道导弹时则表现得相当消极,并且仍坚持保留多弹头。其用意昭然若揭,即希望削减俄罗斯占优势的陆基核力量,保存自己占优势的海基核力量,从而赢得对俄核优势,由此可见潜射洲际导弹实际上才是中美英法俄等核大国二次核反击能力的关键。

东风41已不是中国最强导弹

不过,与东风-31AG、东风-41这类陆基战略导弹发展顺利的情况很不同的是,中国海基战略导弹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中国自行研制第二代潜射战略导弹时,遇到多次失败经验,特别是导弹出水姿态问题和导弹出水后点火的稳定性问题长期难以攻克,实际上,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将094型核潜艇和巨浪2洲际弹道导弹是否能够战备巡逻,看作是中国是否具备对美进行核反击的唯一指标。换句话说,巨浪2能不能形成战斗力,具不具备战斗力直接关系到中国核威慑战力。据悉,美媒认为,自2000年巨浪2导弹立项研制以来,由于最初巨浪-2导弹采用无动力出水(通过气压弹射导弹从潜艇内的发射筒出水),最初没有采用主动空泡技术和其他稳定出水姿态的技术。

这造成巨浪2导弹的水下发射迟迟未能彻底获得突破,这造成该弹在2004和2006年的两次发射均遭到失败,其中一次,用于遥测的模拟导弹发射后,导弹居然点火失败,这样没有动力的导弹在半空中突然掉了下来,差点砸在试验潜艇的外壳上,不过,通过多年攻关,中国总算突破了难关,成功实现了巨浪2型导弹的服役,但巨浪2此时仍然是各大国中潜射战略导弹性能中最差的,无论是投掷重量还是射程都比美军英军的"三叉戟-II"D5、法国的M51差出一段距离,巨浪2导弹的射程仅为8000至9000千米之间,这个射程让094型潜艇必须冒险前出才能保证导弹对北美的覆盖,这是巨浪2导弹最大的问题。

此外,再加上最近美国海军计划建造12艘新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每艘装备16具导弹发射管和延寿的"三叉戟-II"D5LE导弹,并装备与英国新一代弹道导弹核潜艇通用的新型导弹荚舱,首艇计划于2021财年开始建造,2031年执行首次战略值班任务。因此,中国必须尽快研制更先进的潜射洲际导弹,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巨浪3导弹。

东风41已不是中国最强导弹

据英国《简氏防务周刊》报道,我国一艘032型导弹发射实验型潜艇的艇壳后部弹道导弹发射舱进行了加长抬高,很明显是为了实验新型的洲际弹道导弹。据了解,这是我国自2010年以后立项研制的巨浪3型潜射洲际导弹,开始研制的一个重要信号,巨浪-3洲际弹道导弹是我国第三代潜射导弹,是在陆基的东风41和前型巨浪-2型的基础上改进而来的,巨浪3导弹是三级固体弹道导弹,射程为12000至12500千米,发射质量预估约为52吨左右,略大于俄罗斯的布拉瓦和法国的M51导弹,导弹弹长13米,弹径2.25米,采用高性能三级固体发动机,并都采用碳纤维壳体和高能推进剂,并装有碳-碳喷管。末修级采用液体推进,可获得更大的机动性能以释放最多十个分导多弹头。

军事专家告诉记者,巨浪3导弹在性能上完全可以与美军的"三叉戟-II"D5相抗衡,该弹采取了多重突防措施,首先是V爱用采用速燃助推技术,将助推段飞行时间缩短至两分钟以内,使敌方预警系统难以侦察和定位,其次是巨浪3导弹的壳体采用抗激光防护涂层,并在主动段飞行过程中采用弹体自旋技术分散激光能量,并对重要系统进行封闭和屏蔽,防止敌方在主动段采用激光武器进行拦截,最后巨浪3导弹采用分导多弹头技术,可对多个目标进行打击,还可以携带1枚或多枚核电磁脉冲弹头,破坏敌方在攻击通道上的地面电子系统,使反导预警、指挥等系统瘫痪,提高生存能力,此外,巨浪3导弹采用我国自行研制的新一代小型化弹头,降低雷达反射截面,并涂有隐身涂层和配备先进的突防装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