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越战争秘闻: 对越自卫反击战 解放军“血战钢锯岭”式英雄

故事贩卖机 2017-12-13

2016年上映的美国大片《血战钢锯岭》给了中国观众以很深的印象,故事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上等兵军医戴斯蒙德·道斯在冲绳岛战役中不顾生死出没于战场,勇敢救回了75名战友的生命,后被授予国家最高勋章美国国会荣誉勋章。“钢锯岭”英雄的形象,也通过银幕的再现而深入人心。

中越战争秘闻: 对越自卫反击战 解放军“血战钢锯岭”式英雄

实际上,与“钢锯岭”英雄类似的光荣事迹,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上也出现过很多,而并不只是美军的神迹。下边仅以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为例,向大家介绍我军几位很多人并不知道的“钢锯岭”式英雄模范。

中越战争秘闻: 对越自卫反击战 解放军“血战钢锯岭”式英雄

吕志经,广州军区陆军第55军163师487团2连卫生员。1979年2月28日,2连向谅山北侧要点536高地发起进攻。战斗中吕志经多次深入火线抢救伤员,因体力消耗过大而晕倒在阵地上。醒过来后,他坚持冲上去继续抢救伤员。在自己多处负伤的情况下,吕志经用身体掩护伤员,并放弃自救,把最后一个急救包留给了伤员,自己终因流血过多而光荣牺牲。战后,吕志经烈士被追记一等功,中央军委授予他“战场救护模范”荣誉称号。

中越战争秘闻: 对越自卫反击战 解放军“血战钢锯岭”式英雄

谢君生,武汉军区陆军第43军129师385团2连卫生员。1979年2月17日,2连在营序列中向波马、龙丁发展进攻。谢君生紧跟突击排前进,多次冲到战斗最激烈的高地上去,连续抢救了7名伤员。当一发越军的炮弹打来时,他不顾个人安危用身体保护负伤的5班副班长张金海,而自己的右大腿以下四处被炸成重伤,昏迷过去。谢君生醒来后,没有管自己血流如注的伤口,而是将仅有的两个急救包包在了张金海的伤口上。随后,他又挣扎向前爬去抢救伤员,很快再次昏迷过去。谢君生后来被救护组抬下战场,经抢救后右腿高位截肢。战后,谢君生被中央军委授予“战场救护模范”荣誉称号。

中越战争秘闻: 对越自卫反击战 解放军“血战钢锯岭”式英雄

兰延春,广州军区陆军第42军126师378团6连卫生员。1979年2月20日,在打通高平外围果冈公路的战斗中,兰延春冒着枪林弹雨在阵地上抢救伤员。在胸部中弹负重伤的情况下,他没有给自己包扎伤口,而是坚持抢救包扎了6名伤员。他前后四次负伤,仍顽强爬行十多米用自己的身体掩护了一名受伤的民工,直到壮烈牺牲。战后,兰延春烈士被中央军委追授“战场救护模范”荣誉称号。

中越战争秘闻: 对越自卫反击战 解放军“血战钢锯岭”式英雄

孙永迁,广州军区陆军第42军125师373团7连卫生员。1979年2月17日,7连在营序列中向谷芳之敌发起进攻。战斗中,孙永迁奋不顾身进行战场救护,哪里有伤员就出现在那里,在火线上奋战了十多个小时,因疲劳过度昏迷过去,苏醒之后又继续战斗。他先后在越军火力下奋勇抢救了3个单位的伤员共43名,并将其中的10名伤员背出前沿阵地。经他包扎的伤员,无一脱落,无一感染。部队回撤时,孙永迁还积极主动处理和安置好了5名烈士遗体。战后,孙永迁被中央军委授予 “战场救护模范”荣誉称号。

……

还要更多吗?

在腥风血雨的战场上,军队医务兵往往要反复奔波于枪林弹雨中救死扶伤,面临的是比普通士兵更大的死亡威胁。但他们无怨无悔,无畏生死,无私奉献,同样展现出了光彩夺目的军人精神。在此,向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所有医务人员致以崇高的敬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