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jjjjzzzzzaaaa 2019-09-18
最近,有网友在知乎上提问:
背景:
大型传统企业,通常都面临业务系统数据孤岛、各板块专业化程度高、多流程衔接交叉、数据不统一不完整不开放等问题。在搭建好物理层面hadoop数据平台的基础上,如何以业务流程为导向梳理数据走向,达成数据价值转化输出?
接到这个任务,真是摸着石头过河。不知道是否有类似经验的知友,可以分享一下经验或感悟?
这个问题,是所有传统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都会面临的,帆软也是做了数千家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方案,其中大多是传统企业,深谙其道。所以也是借这个问题,系统的理一下。
在讲如何做之前,先来分析一下背景:
问题一:业务系统数据孤岛、各板块专业化程度高
这是典型数据孤岛问题:业务系统很多,系统之间的数据不连通,造成信息壁垒。
这样的问题要着重主数据管理,制定标准规则。
问题二:数据不统一不完整不开放
数据来源渠道多,责任不明确,数据填报缺失这些都是质量差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要着重数据治理,性能优化上可以采取分布式数据库。
问题三:以业务流程为导向梳理数据走向
这背后暗藏的现实可能是:
这也是很多企业的共性问题。
问题四:希望达成数据价值转化输出
因为问题三的原因,IT疲于业务需求,应付各种报表,数据没有很好形式展现,也无法对业务决策产生帮助。相应的,IT部门也无法对业务产生显性价值。
基于hadoop数据平台,先抛架构!
主数据管理
1、 定标准
所需标准有编码规则,命名原则、划分原则、共享原则。
2、 搭平台
将各业务中可能流通共享的主数据的名称和标准统一起来
3、 控制关键环节流转
包括主数据管理的关键环节、合理排布关键环节处理顺序、安排责任岗位或部门对应关键环节。
数据质量
第二步:开展业务分析
指标梳理
分析什么数据,如何反馈给业务,这些都已转化成指标来解决
指标梳理需要和业务部门一同进行。可以通过访谈和调研梳理各业务层级关注的指标,从基层到高层。也可以将企业已有的SCOR、计分卡等绩效体系或者已有的业务分析体系,转化成可说明情况的指标。
建立全指标体系
指标梳理清楚后,从每一条业务线出发。这块业务对企业目标负责的关键成果是什么(KPA)——每一个KPA又可以用什么维度来衡量(KRA)——最后落实到基层的关键行动指标是什么(KPI)
最后所有业务汇总,形成一个全指标体系。
梳理报表体系
梳理完指标体系后,大致也就知道每个业务部门需要分析什么数据了。数据通常以报表的形式呈现,报表就都相当与数据落地的产品,有主题有规划的分析。
基础查询类报表:来自于基层业务和日常工作,功能作用于某一项具体的工作,比如销售业绩查询、商品库存查询、在途库存查询、采购订单查询等。用户在工作需要时,会通过查询此类报表,来得到自己想要的数据,以支撑自己的工作。
经营报表:用于日常管理,其功能不单作用于某项具体的工作,而是覆盖相关部门或某部门管理的一个工作模块。例如店长业绩管理看板、库存管理、异常店铺管理等。这类报表基于日常管理工作,通过查看这类报表来监控所负责业务的当前状态,发现问题,这类报表就属于决策辅助了。(如下方财务部门的数据监控)
战略报表:这个就用于高层集团事物的管理,比如boss们关注的每日盈利状况,项目进度监控等等。这类报表通常以驾驶舱的形式展现,用于企业全局监控。
建立分析体系
到这里就是数据分析的范畴了,不同于日常管理经营类报表单方面的展现,这里更注重某一块业务问题,通过分析数据比如来缩减供应链成本、通过分析市场环境制定市场策略等。通常在传统企业的应用有智能制造、大数据营销、供应链优化、市场活动ROI分析、新零售业务提升、用户画像和客户标签等等。
这需要数据部门主动找活干,去为业务创造价值,因此更具针对性和主动性。
小总结
至此,关于原问题,我觉得可以从第二步开始展开,先以当下业务流程为导向,梳理指标体系,进而梳理报表体系。
工具上,需要一个具有开放性的报表/BI系统来支撑,需要满足的需求:
① 要能连接各系统数据,打通数据壁垒
② 能支撑底层的hadoop大数据平台架构,具有良好的数据处理性能
③ 前端可视化美观,做报表方便,具有一定分析功能。(看脸的世界,美而有用,业务才认同)
如果需要找靠谱的做数据管理的公司,我觉得帆软有报表产品finereport,有BI工具FineBI,还有十几家行业的专项方案,是不二选择。
至于要想快速的数据价值转化输出,说白了是让老板、业务领导们觉得数据分析很重要,最好是业务部门、管理层能够主动配合开展数据分析工作,也是大家争议比较多的,这个问题可以看一下下面的文章,希望能提供一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