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gularjs学习3

aSuncat 2016-06-17

AngularJS的学习--$on、$emit和$broadcast的使用

•$emit只能向parentcontroller传递event与data

•$broadcast只能向childcontroller传递event与data

•$on用于接收event与data

CSS中!important的使用

CSS的原理:

我们知道,CSS写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优先级,.css文件中的定义<元素style中的属性,但是如果使用!important,事情就会变得不一样。

首先,先看下面一段代码:

<!DOCTYPEHTML>

<html>

<head>

<metahttp-equiv="Content-Type"content="text/html;charset=utf-8">

<title>测试Css中的!Important区别</title>

</head>

<styletype="text/css">

.testClass{

color:blue!important;

}

</style>

<body>

<divclass="testClass"style="color:red;">

测试Css中的Important

</div>

</body>

</html>

虽然元素的style中有testClass类的定义,但是在上面的css定义中的用!important限定的定义却是优先级最高的,无论是在ie6-10或者Firefox和Chrome表现都是一致的,都显示蓝色。

这种情况也同时可以说明ie6是可以识别!important的,只是这个是ie6的一个缺陷吧。如果写成下面的样式,ie6是识别不出来的:

.testClass{

color:blue!important;

color:red;

}

这样,在ie6下展示的时候会显示成红色。

当然,也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让ie6识别:

.testClass{

color:blue!important;

}

.testClass{

color:red;

}

通过以上方式也是可以让ie6显示成蓝色的。

以上实例说明使用!important的css定义是拥有最高的优先级的。只是在ie6下出了一点小的bug,注意书写方式一般可以轻松避开的。

一、首先回顾一下有哪些绑定策略?

\

看这个实在是有点抽象了,我们来看具体的实例分析吧!

二、简单的Demo实例

@绑定:传递一个字符串作为属性的值。比如str:‘@string’

控制器中代码部分示例:

myDirec.controller('MyCtrl3',['$scope',function($scope){

$scope.ctrlFlavor=鸡尾酒;

$scope.sayHello=function(name){

alert(Hello+name);

};

}]);

myDirec.directive(drink,function(){

return{

restrict:'AE',

scope:{

flavor:'@'//自动绑定,传递的是字符串

},

template:

{{flavor}},};});

页面中使用标签部分示例:

分析我们在drink指令中为什么能取得在父作用域中的值呢?原因就在于我们使用了@绑定策略,可以将ctrlFlavor赋值给flavor,这样在模板中就能取到该值了。

=绑定:指定获取属性的类型为父作用域的属性

myDirec.directive(drink2,function(){

return{

restrict:'AE',

scope:{

flavor:'='//自动绑定

},

template:'<inputtype="text"ng-model="flavor/">'

};

});

页面:

执行的流程是这样的:

①指令被编译的时候会扫描到template中的模型发现有一个flavor,

②查找scope中是否定义:通过=与父作用域绑定,方式是传递父作用域中的属性ctrlFlavor;

③flavor与父作用域中的ctrlFlavor属性绑定,找到它的值“鸡尾酒”;

④将model的值显示在模板中。

&绑定:传递的是父作用域中的函数

控制器部分:

myDirec.directive(greeting,function(){

return{

restrict:'AE',

scope:{

greet:'&'

},

template:'<inputtype="text"ng-model="userName">

'+

'<buttonng-click="greet({name:userName})">问候一下</button>

'

};

});

页面部分:

从结果上看,三个输入框中的内容互不影响,因为都是新的独立作用域,能够完成从视图到模型的绑定。

三、Expander示例

首先看控制器代码:

/*Expander示例*/

myDirec.controller('SomeController',function($scope){

$scope.title='点击展开';

$scope.text='这里是内部的显示的内容';

});

myDirec.directive('expander',function(){

return{

restrict:'EA',

replace:true,

transclude:true,

scope:{

title:'=expanderTitle'

},

template:'

'+'

{{title}}'+'

'+'',link:function(scope,element,attrs){scope.showMe=false;scope.toggle=function(){scope.showMe=!scope.showMe;};}};});

再看页面部分:

{{text}}

执行的流程是这样的:

①指令被编译的时候会扫描到template中的模型发现有一个{{title}},

②查找scope中是否定义:通过=与父作用域绑定,方式是传递父作用域中的属性;

我总是在这里犯糊涂,解释下这个“方式是传递父作用域中的属性”,这个在哪里用的呢?

{{text}}看到没,指令中的属性expander-title='title',这不就是传递父作用域中的属性吗?

③expander-title与父作用域中的title属性绑定,找到它的值“点击展开”;

④将title的值显示在模板中。

注意:指令中的独立作用域中的属性title是为了给下面的模板使用的,而title所对应的值,要依据页面中指令的使用传人具体的父作用域中的属性,完成属性的绑定操作。

总之、我们可以利用angularjs为我们提供的数据绑定策略来实现从父作用域向指令中传值,这个很有用哦!

bootstrap学习:

http://www.runoob.com/bootstrap/bootstrap-tutorial.html

http://www.ibootstrap.cn/

angular在通过异步提交数据时使用了与jQuery不一样的请求头部和数据序列化方式,导致部分后台程序无法正常解析数据。

原理分析(网上的分析):

[javascript]viewplaincopyprint?

01.<spanstyle="font-size:14px;">对于AJAX应用(使用XMLHttpRequests)来说,向服务器发起请求的传统方式是:获取一个XMLHttpRequest对象的引用、发起请求、读取响应、检查状态码,最后处理服务端的响应。整个过程示例如下:</span>

[javascript]viewplaincopyprint?

01.varxmlhttp=newXMLHttpRequest();

02.

03.xmlhttp.onreadystatechange=function(){

04.if(xmlhttp.readystate==4&&xmlhttp.status==200){

05.varresponse=xmlhttp.responseText;

06.}elseif(xmlhttp.status==400){//或者可以是任何以4开头的状态码

07.//优雅地处理错误

08.}

09.};

10.

11.//建立连接

12.xmlhttp.open("GET","http://myserver/api",true);

13.

14.//发起请求

15.xmlhttp.send();

对于简单、常用而且会经常重复的任务来说,这是一种很烦琐的工作。如果你想复用以上过程,你应该进行封装或者使用代码库。

AngularJSXHRAPI遵守一种通常被称为Promise的接口。由于XHR是异步调用的方法,所以服务端的响应会在未来某个不确定的时间点上返回(我们希望它立即能返回)。Promise接口规定了处理这种响应的方式,并且允许Promise的使用者以一种可预见的方式来使用它。

例如,我们要从服务端获取一个用户的信息,假设用来接受请求的后台接口位于/api/user路径上,此接口可以接受一个id属性作为URL参数,那么使用Angular的核心$http服务发起XHR请求的方法示例如下:

[javascript]viewplaincopyprint?

01.$http.get('api/user',{params:{id:'5'}

02.}).success(function(data,status,headers,config){

03.//加载成功之后做一些事

04.}).error(function(data,status,headers,config){

05.//处理错误

06.});

如果你是jQuery使用者,你应该会发现,AngularJS和jQuery在对异步请求的处理方面非常类似。

上面例子中使用的$http.get方法是AngularJS的核心服务$http所提供的众多快捷方法之一。类似地,如果你想使用AngularJS向同一个URL发送POST请求,同时带上一些POST数据,你可以像下面这样做:

[javascript]viewplaincopyprint?

01.varpostData={text:'longbloboftext'};

02.//下面这一行会被当成参数附加到URL后面,所以post请求最终会变成/api/user?id=5

03.varconfig={params:{id:'5'}};

04.$http.post('api/user',postData,config

05.).success(function(data,status,headers,config){

06.//成功之后做一些事情

07.}).error(function(data,status,headers,config){

08.//处理错误

09.});

对于大多数常用的请求类型,都有类似的快捷方法,这些请求类型包括:GET、HEAD、POST、DELETE、PUT、JSONP。

一.进一步配置请求

虽然标准的请求方式使用起来比较简单,但是,有时候会存在可配置性不佳的缺点。如果你想要实现下面这些事情就会遇到困难:

a.给请求加上一些授权头。

b.修改对缓存的处理方式。

c.用一些特殊的方式来变换发送出去的请求,或者变换接收到的响应。

在这些情况下,你可以给请求传递一个可选的配置对象,从而对请求进行深度配置。在前面的例子中,我们使用config对象指定了一个可选的URL参数。但是那里的GET和POST方法是一些快捷方式。这种深度简化之后的方法调用示例如下:

$http(config)

下面是一个基本的伪代码模板,用来调用前面的这个方法:

[javascript]viewplaincopyprint?

01.$http({

02.method:string,

03.url:string,

04.params:object,

05.data:stringorobject,

06.headers:object,

07.transformRequest:functiontransform(data,headersGetter)oranarrayoffunctions,

08.transformResponse:functiontransform(data,headersGetter)oranarrayoffunctions,

09.cache:booleanorCacheobject,

10.timeout:number,

11.withCredentials:boolean

12.});

GET、POST及其他快捷方法都会自动设置method参数,所以不需要手动设置。config对象会作为最后一个参数传递给$http.get和$http.post,所以,在所有的快捷方法内部都可以使用这个参数。你可以传递config对象来修改发送的请求,config对象可以设置以下键值。

method:一个字符串,表示HTTP请求的类型,例如GET或者POST。

url:URL字符串,表示请求的绝对或者相对资源路径。

params:一个键和值都是字符串的对象(确切来说是一个map),表示需要转换成URL参数的键和值。例如:

[{key1:'value1',key2:'value2'}]

将会被转换成

?key1=value&key2=value2

并会被附加到URL后面。如果我们使用js对象(而不是字符串或者数值)作为map中的值,那么这个js对象会被转换成JSON字符串。

data:一个字符串或者对象,它会被当作请求数据发送。

timeout:在请求超时之前需要等待的毫秒数。

二.设置HTTP头

AngularJS带有一些默认的请求头,Angular发出的所有请求上都会带有这些默认的请求头信息。默认请求头包括以下两个:

1.Accept:appliction/json,text/pain,/

2.X-Requested-With:XMLHttpRequest

如果想设置特殊的请求头,可以用如下两种方法实现。

第一种方法,如果你想把请求头设置到每一个发送出去的请求上,那么你可以把需要使用的特殊请求头设置成AngularJS的默认值。这些值可以通过$httpProvider.defaults.headers配置对象来设置,通常会在应用的配置部分来做这件事情。所以,如果你想对所有的GET请求使用“DONOTTRACK"头,同时对所有请求删除Requested-With头,可以简单地操作如下:

[javascript]viewplaincopyprint?

01.angular.module('MyApp',[]).

02.config(function($httpProvider){

03.//删除AngularJS默认的X-Request-With头

04.delete$httpProvider.default.headers.common['X-Requested-With'];

05.//为所有GET请求设置DONOTTRACK

06.$httpProvider.default.headers.get['DNT']='1';

07.});

如果你只想对某些特定的请求设置请求头,但不把它们作为默认值,那么你可以把头信息作为配置对象的一部分传递给$http服务。同样的,自定义头信息也可以作为第二个参数的一部分传递给GET请求,第二个参数还可以同时接受URL参数。

$http.get('api/user',{

//设置Authorization(授权)头。在真实的应用中,你需要到一个服务里面去获取auth令牌

headers:{'Authorization':'BasicQzsda231231'},

params:{id:5}

}).success(function(){//处理成功的情况});

三.缓存响应

对于HTTPGET请求,AngularJS提供了一个开箱即用的简单缓存机制。默认情况下它对所有请求类型都不可用,为了启用缓存,你需要做一些配置:

[javascript]viewplaincopyprint?

01.$http.get('http://server/myapi',{

02.cache:true

03.}).success(function(){//处理成功的情况});

这样就可以启用缓存,然后AngularJS将会缓存来自服务器的响应。下一次向同一个URL发送请求的时候,AngularJS将会返回缓存中的响应内容。缓存也是智能的,所以即使你向同一个URL发送多次模拟的请求,缓存也只会向服务器发送一个请求,而且在收到服务端的响应之后,响应的内容会被分发给所有请求。

但是,这样做有些不太实用,因为用户会先看到缓存的旧结果,然后看到新的结果突然出现。例如,当用户即将点击一条数据时,它可能会突然发生变化。

注意,从本质上来说,响应(即使是从缓存中读取的)依然是异步的。换句话说,在第一次发出请求的时候,你应该使用处理异步请求的方式来编码。

四.转换请求和响应

对于所有通过$http服务发出的请求和收到的响应来说,AngularJS都会进行一些基本的转换,包括如下内容。

1.转换请求

如果请求的配置对象属性中包含JS对象,那么就把这个对象序列化成JSON格式。

2.转换响应

如果检测到了XSRF(CrossSiteRequestForgery的缩写,意为跨站请求伪造,这是跨站脚本攻击的一种方式)前缀,则直接丢弃。如果检测到了JSON响应,则使用JSON解析器对它进行反序列化。

如果你不需要其中的某些转换,或者想自已进行转换,可以在配置项里面传入自已的函数。这些函数会获取HTTP的request/response体以及协议头信息,然后输出序列化、修改之后的版本。可以使用transformLRequest和transformResponse作为key来配置这些转换函数,而这两个函数在模块的config函数中是用$httpProvider服务来配置的。

我们什么时候需要使用这些东西呢?假设我们有一个服务,它更适合用jQuery的方式来操作。POST数据使用key1=val1&key2=val2(也就是字符串)形式来代替{key1:val1,key2:val2}JSON格式。我们可以在每个请求中来进行这种转换,也可以添加一个独立transformRequest调用,对于当前这个例子来说,我们打算添加一个通用的transformRequest,这样所有发出的请求都会进行这种从JSON到字符串的转换。下面就是实现方式:

[javascript]viewplaincopyprint?

01.varmodule=angular.module('myApp');

02.

03.module.config(function($httpProvider){

04.$httpProvider.defaults.transformRequest=function(data){

05.//使用jQuery的param方法把JSON数据转换成字符串形式

06.return$.param(data);

07.

08.};

09.});

实列配置:

在使用中发现后台程序还是无法解析angular提交的数据,对比后发现头部缺少‘X-Requested-With’项

所以在配置中加入:$httpProvider.defaults.headers.post['X-Requested-With']='XMLHttpRequest'

下面贴入测试时的部分配置代码:

[javascript]viewplaincopyprint?

01.angular.module('app',[

02.'ngAnimate',

03.'ngCookies',

04.'ngResource',

05.'ngRoute',

06.'ngSanitize',

07.'ngTouch'

08.],function($httpProvider){

09.//头部配置

10.$httpProvider.defaults.headers.post['Content-Type']='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charset=utf-8';

11.$httpProvider.defaults.headers.post['Accept']='application/json,text/javascript,*/*;q=0.01';

12.$httpProvider.defaults.headers.post['X-Requested-With']='XMLHttpRequest';

13.

14./**

15.*重写angular的param方法,使angular使用jquery一样的数据序列化方式Theworkhorse;convertsanobjecttox-www-form-urlencodedserialization.

16.*@param{Object}obj

17.*@return{String}

18.*/

19.varparam=function(obj){

20.varquery='',name,value,fullSubName,subName,subValue,innerObj,i;

21.

22.for(nameinobj){

23.value=obj[name];

24.

25.if(valueinstanceofArray){

26.for(i=0;i<value.length;++i){

27.subValue=value[i];

28.fullSubName=name+'['+i+']';

29.innerObj={};

30.innerObj[fullSubName]=subValue;

31.query+=param(innerObj)+'&';

32.}

33.}

34.elseif(valueinstanceofObject){

35.for(subNameinvalue){

36.subValue=value[subName];

37.fullSubName=name+'['+subName+']';

38.innerObj={};

39.innerObj[fullSubName]=subValue;

40.query+=param(innerObj)+'&';

41.}

42.}

43.elseif(value!==undefined&&value!==null)

44.query+=encodeURIComponent(name)+'='+encodeURIComponent(value)+'&';

45.}

46.

47.returnquery.length?query.substr(0,query.length-1):query;

48.};

49.

50.//Override$httpservice'sdefaulttransformRequest

51.$httpProvider.defaults.transformRequest=[function(data){

52.returnangular.isObject(data)&&String(data)!=='[objectFile]'?param(data):data;

53.}];

54.}).config(function($routeProvider){

55.$routeProvider

56..when('/',{

57.templateUrl:'views/main.html',

58.controller:'MainCtrl'

59.})

60..when('/about',{

61.templateUrl:'views/about.html',

62.controller:'AboutCtrl'

63.})

64..otherwise({

65.redirectTo:'/'

66.});

67.});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