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P哈希表碰撞攻击

weiwolves 2018-09-10

PHP哈希表碰撞攻击


哈希表碰撞攻击的基本原理

哈希表是一种查找效率极高的数据结构,很多语言都在内部实现了哈希表。PHP中的哈希表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数据结构,不但用于表示Array数据类型,还在Zend虚拟机内部用于存储上下文环境信息(执行上下文的变量及函数均使用哈希表结构存储)。

理想情况下哈希表插入和查找操作的时间复杂度均为O(1),任何一个数据项可以在一个与哈希表长度无关的时间内计算出一个哈希值(key),然后在常量时间内定位到一个桶(术语bucket,表示哈希表中的一个位置)。当然这是理想情况下,因为任何哈希表的长度都是有限的,所以一定存在不同的数据项具有相同哈希值的情况,此时不同数据项被定为到同一个桶,称为碰撞(collision)。哈希表的实现需要解决碰撞问题,碰撞解决大体有两种思路,第一种是根据某种原则将被碰撞数据定为到其它桶,例如线性探测——如果数据在插入时发生了碰撞,则顺序查找这个桶后面的桶,将其放入第一个没有被使用的桶;第二种策略是每个桶不是一个只能容纳单个数据项的位置,而是一个可容纳多个数据的数据结构(例如链表或红黑树),所有碰撞的数据以某种数据结构的形式组织起来。

不论使用了哪种碰撞解决策略,都导致插入和查找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不再是O(1)。以查找为例,不能通过key定位到桶就结束,必须还要比较原始key(即未做哈希之前的key)是否相等,如果不相等,则要使用与插入相同的算法继续查找,直到找到匹配的值或确认数据不在哈希表中。

PHP是使用单链表存储碰撞的数据,因此实际上PHP哈希表的平均查找复杂度为O(L),其中L为桶链表的平均长度;而最坏复杂度为O(N),此时所有数据全部碰撞,哈希表退化成单链表。下图PHP中正常哈希表和退化哈希表的示意图。

PHP哈希表碰撞攻击

哈希表碰撞攻击就是通过精心构造数据,使得所有数据全部碰撞,人为将哈希表变成一个退化的单链表,此时哈希表各种操作的时间均提升了一个数量级,因此会消耗大量CPU资源,导致系统无法快速响应请求,从而达到拒绝服务攻击(DoS)的目的。

可以看到,进行哈希碰撞攻击的前提是哈希算法特别容易找出碰撞,如果是MD5或者SHA1那基本就没戏了,幸运的是(也可以说不幸的是)大多数编程语言使用的哈希算法都十分简单(这是为了效率考虑),因此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之力构造出攻击数据。下一节将通过分析Zend相关内核代码,找出攻击哈希表碰撞攻击PHP的方法。

一段攻击代码:

<?php$size = pow(2, 16);$startTime = microtime(true);$array = array();for ($key = 0, $maxKey = ($size - 1) * $size; $key <= $maxKey; $key += $size) { $array[$key] = 0;}$endTime = microtime(true);echo $endTime - $startTime, ' seconds', "
";?>

这段代码在我的VPS上(单CPU,512M内存)上用了近88秒才完成,并且在此期间CPU资源几乎被用尽。

而普通的同样大小的哈希表插入仅用时0.036秒:

<?php$size = pow(2, 16);$startTime = microtime(true);$array = array();for ($key = 0, $maxKey = ($size - 1) * $size; $key <= $size; $key += 1) { $array[$key] = 0;}$endTime = microtime(true);echo $endTime - $startTime, ' seconds', "
";?>

可以证明第二段代码插入N个元素的时间在O(N)水平,而第一段攻击代码则需O(N^2)的时间去插入N个元素。

当然,一般情况下很难遇到攻击者可以直接修改PHP代码的情况,但是攻击者仍可以通过一些方法间接构造哈希表来进行攻击。例如PHP会将接收到的HTTP POST请求中的数据构造为$_POST,而这是一个Array,内部就是通过Zend HashTable表示,因此攻击者只要构造一个含有大量碰撞key的post请求,就可以达到攻击的目的。具体做法不再演示。

PHP哈希表碰撞攻击

防御

POST攻击的防护:针对POST方式的哈希碰撞攻击,目前PHP的防护措施是控制POST数据的数量。在>=PHP5.3.9的版本中增加了一个配置项 max_input_vars,用于标识一次http请求最大接收的参数个数,默认为1000。因此PHP5.3.x的用户可以通过升级至5.3.9来避免哈希碰撞攻击。5.2.x的用户可以使用这个patch:http://www.laruence.com/2011/12/30/2440.html。

另外的防护方法是在Web服务器层面进行处理,例如限制http请求body的大小和参数的数量等,这个是现在用的最多的临时处理方案。具体做法与不同Web服务器相关,不再详述。

上面的防护方法只是限制POST数据的数量,而不能彻底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如果某个POST字段是一个json数据类型,会被PHP json_decode,那么只要构造一个超大的json攻击数据照样可以达到攻击目的。理论上,只要PHP代码中某处构造Array的数据依赖于外部输入,则都可能造成这个问题,因此彻底的解决方案要从Zend底层HashTable的实现动手。一般来说有两种方式,一是限制每个桶链表的最长长度;二是使用其它数据结构如红黑树取代链表组织碰撞哈希(并不解决哈希碰撞,只是减轻攻击影响,将N个数据的操作时间从O(N^2)降至O(NlogN),代价是普通情况下接近O(1)的操作均变为O(logN))。

目前使用最多的仍然是POST数据攻击,因此建议生产环境的PHP均进行升级或打补丁。至于从数据结构层面修复这个问题,目前还没有任何方面的消息。

如果想要学习交流PHP的朋友,可以关注小编,私信【学习交流】手机用户可以直接私信,电脑端尚未开放此功能,需要下载app,我已经设置了自动回复,具体后续会自动回复各位。

PHP哈希表碰撞攻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