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nihilation 2011-08-15
本文所说的缓冲池的构建与一般的开辟一个大的内存,需要申请内存时就直接在该大内存中再划分出小内存出来使用不同,CBufferPool使用的是队列链表,程序按出队/入队的方式对内存进行读写.
设计该类的目的是因为在需求中,我有一个写入线程和一个读取线程,读取线程会挨个读取写入线程写入的数据,于是想到使用队列,按先入先出的方式可以顺序读取已写入的数据,由于考虑到可能需要动态增加队列的大小,故采用了环形链表形式的队列.第一个问题解决,即决定了所要使用的数据结构--环形队列链表.
第二个考虑的问题是,在使用时不使用什么GetReadBuffer/PutWriteBuffer之类的显式调用读写队列的方法,我只需要通过相同的方法如本设计所使用的GetOut/PutBack方法就可以取到读或写缓冲,仅需在参数中指定我需要获取到的是读还是写缓冲就行了,这样可以很好地屏蔽二者在调用上的差异.所以,我设计了UserBuffer结构体,并在其中添加属性type,用于标识该buffer是用于读的还是用于写的.同时,在使用GetOut方法获取到要使用的buffer后,UserBuffer中的id将被赋值为与缓冲池中对应的PoolBuffer的id相同的值,这样在使用PutBack放回该buffer时就能区分该buffer是否是CBufferPool所返回的缓冲,防止可能出现的非法操作,如放回不属于CBufferPool所返回的缓冲等.
第三个问题是考虑到缓冲池中使用的数据结构应该和用户使用的数据结构是类似的,只是在缓冲池中需要有指向下一个缓冲的指针,并且缓冲池内部的数据结构对使用者是不开放的,使用者不能看到或直接使用该数据,故而,最终设计了用户使用类UserBuffer和缓冲池内部类PoolBuffer.从代码中可以看到两个数据结构基本上是相同的,不同的除了PoolBuffer中的next指针以外,就是UserBuffer中用于标识该缓冲的使用或请求类型的type和PoolBuffer中标识该缓冲处于读还是写状态的status.也就是,当用户标识UserBuffer的type为POOL_BUFFER_TYPE_READ时,通过方法GetOut方法缓冲池就会返回队列首部的可读的缓冲,同时该缓冲将被标记状态为POOL_BUFFER_STATUS_READING,防止该缓冲被写入线程使用;当UserBuffer的type为POOL_BUFFER_TYPE_WRITE时,通过GetOut方法可以得到缓冲池中可写的缓冲,同样地该缓冲的状态将被标记为POOL_BUFFER_STATUS_WRITING,防止读线程使用.
第四个问题是,本设计在获取写缓冲时会根据请求的缓冲大小动态地开辟合适的内存空间,当所请求的大小和已经存在的缓冲大小不相同时便会重新开辟新的内存空间,但是出现的问题是当请求的缓冲大小和已经存在的缓冲大小相差不是很大,比如就在1KB以内,那如果是比较两者大小不相等就开辟的话,这个效率上就会很差了,所以,在设计中,采用了按片(Slice)开辟缓冲的方法,在比较时采用了比较两者所占用的片的个数是否相等来判断是否要重新开辟内存的方法,这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重复开辟新内存的消耗.不过本版本还未提供修改片大小的方法,加上也不麻烦,所以就不加了.^_^
于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和实验,最终完成了该设计,并贴出源代码,供有需要的盆友参考
本设计还存在许多不足,比如该版本只考虑了单写入线程/单读取线程,没有考虑多个写入线程/多读取线程的情况,只能说是满足了基本的要求,待改进部分还是很多的,有机会和需求时再做改进吧.
buffer.h:
bufferpool.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