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新浪程序员,后开了个水果摊,猎头问他:几轮融资了

Oliverlm 2018-07-16

2013年,有一则“程序员辞职卖水果”的新闻,轰动一时。该新闻的主人公为新浪PHP程序员徐佳,工作五年的他,终于被评上了相当于架构师的职级,然而不久,徐佳选择了辞职,离开新浪,卖起了水果。

曾是新浪程序员,后开了个水果摊,猎头问他:几轮融资了

时光回到2013年4月份,微博认证为新浪技术(中国)有限公司的徐佳,发布了一条微博,表示想追寻一下另外一个自己,于是辞去了新浪PHP程序员的工作,现在在卖水果。

这样的辞职理由,有些像2015年“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前置版本。新浪、程序员、卖水果,这三个标签组合在一起,让徐佳着实火了一把。随后,利用网红效应,徐佳开了个淘宝店,做起了水果的生意。

生意越做越大,赚了钱,徐佳买了一辆SUV汽车,专门做起了同城送货的生意,自此线上、线下销售量越来越大,日子是越来越红火。

曾是新浪程序员,后开了个水果摊,猎头问他:几轮融资了

好景不长,世事难料,卖了大约三个月水果之后,因为快递问题,邮寄出去的水果,经常出现腐烂的情况,于是徐佳决定,不再卖水果,并讽刺自己:“先去挖几天媒,反思和总结,体会和思考人生的意义。”

后来,徐佳开了一家小公司,干起了代购日系化妆品的生意。自己创业,压力挺大,徐佳还经常调侃自己,有时到了发工资的日子,没有钱发工资,还好昨天打麻将赢了钱,勉强发了出去。网友直言:“那还卖什么化妆品,打麻将好了”。

时间就这样过去了三年,突然有一天,猎头公司打电话过来。

“请问是徐佳吗,有个职位很适合你,考不考虑?”

“暂时不考虑,现在我在做小生意”。

“噢,创业啊,哪一轮了?”

“我现在没有轮,自己开了个水果摊,现在搞搞代购”

“噢,那太可惜了”

曾是新浪程序员,后开了个水果摊,猎头问他:几轮融资了

时光荏苒,如今时间又过去了两年,徐佳现状如何,已经没有了消息,仿佛时间在2016年时静止了。

像徐佳这样,转行到毫不相关的工作,并非个例。

去年三月份,湾区日报曾刊登一条这样的新闻:“程序员们喜欢为最好的编程语言,而争论不休,国外的一位朋友却列举了他爸爸,是如何从COBOL程序员,工作多年却最终事业、破产、找不到工作,最后沦落到开公交车的命运。”

曾是新浪程序员,后开了个水果摊,猎头问他:几轮融资了

程序员这个职业经常被贴上“高工资”,“加班”,“秃顶”,“死宅”等标签,事实上也确实如此,由于工作的关系,程序员需要经常与电脑打交道,又经常加班,个人时间比较少。于是就容易出现秃顶、死宅的情况。

比如前文提到的徐佳,在职期间和离职卖水果之后,简直判若两人,皮肤不油了,秃顶了没了,整个人也更加壮硕了。

曾是新浪程序员,后开了个水果摊,猎头问他:几轮融资了

在程序员界,转行这个问题也经常被提及,特别是去年华为裁撤35岁以下程序员的新闻,更是引爆了新一波高潮。身体跟不上、思维跟不上,成为所有高龄程序员的痛点。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我国IT行业发展较晚所致,最早一批的程序员,也不过40多岁,远不及新生大军的数量,自然会有一种吃青春饭,不转行必死的假象。

曾是新浪程序员,后开了个水果摊,猎头问他:几轮融资了

反观国外,奋斗在程序员第一线的老程序员不在少数。比如传奇程序员David Culter,今年已经76岁高龄,依然在为Windows/XBox/Azure贡献力量。

所以,被淘汰的,不是年纪大的程序员,而是水平差的程序员。

曾是新浪程序员,后开了个水果摊,猎头问他:几轮融资了

最后,笔者附上程序员的发展路径,望每位程序员们,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