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湾 2018-01-10
正值CES 2018展会之际,各家厂商都忙于发布或是筹备新品。但有人欢喜就有人愁,近日GoPro公布了公司在2017年第四季度的财报,其官方表示将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以保证公司的正常盈利,具体措施包括裁员、产品降价、退出无人机市场等等。并且据悉GoPro已经委托JP摩根来为其寻找新的买家,令人唏嘘不已。
·GoPro宣布退出无人机市场
说起GoPro品牌,很多人的第一反应相信都是运动相机。的确,GoPro Hero系列运动相机凭借出色而全面的性能表现,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不过可能各位有所不知,GoPro在2016年9月推出了一款名为“Karma”的无人机产品,可以搭配Hero 5机身实现航拍功能,刚问世时整套设备的售价高达1万元人民币左右。由于可拆卸的防抖云台设计以及折叠后出众的便携性,Karma无人机在当时有着非常高的关注度。
然而,如今在网上搜索“GoPro无人机”的结果,除了一些机身参数、试用之外,基本上都是“GoPro将退出无人机市场”之类的新闻,之前很多人期待的“GoPro与大疆对决”更是成了泡影。不得不说,GoPro推出的Karma无人机在市场上的反响并不好,据悉新品问世后不久即出现了质量问题,因此GoPro宣布召回全部2500台无人机产品,而这一数字也说明Karma的销量的确非常惨淡。在这之后,GoPro就没有重新推出过无人机产品,公司再次回归到主打运动相机的状态。
其实在Karma系列销售遇冷、由于质量问题大规模召回之时,GoPro方面对无人机产品的态度就已经比较消极了,直到2018年1月8日,GoPro终于宣布正式退出无人机市场,同时GoPro的CEO——尼克·伍德曼自愿将2018年薪酬降至1美元,并且将实行全球裁员300余人(约占总人数的20%,无人机部门当然是“重灾区”)。此外,GoPro公司股价下滑了30%,可以说这家公司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从早些时期代表极限运动的个性品牌,到后来逐渐成为运动相机行业的领导品牌,再到如今股价暴跌、被迫砍掉产品线,用“大起大落”这个词来形容GoPro近些年的发展实在是再合适不过了。那么这样一家红极一时的科技公司为何落到如今的尴尬境地?笔者个人认为主要原因还是出在产品上。
·红极一时的GoPro为何深陷泥潭
正如前文中所说,早些时候的GoPro其实是个“个性品牌”,创始人尼克·伍德曼自己就是个狂热的冲浪爱好者,为了满足自己冲浪时的拍摄需求,GoPro品牌应运而生,而凭借对产品性能、使用体验的不断革新,Hero系列也逐渐成为了运动相机的代名词。
比起传统相机,运动相机的研发门槛显然要低得多,在这一产品线走红之后索尼、尼康等一系列相机大厂都开始进军运动相机市场,诸如小蚁等一系列国产自主品牌也推出了相关机型。运动相机的核心参数无非就是画质、防抖、操控以及防护性,这些对于传统相机厂商来说并非难事,很快也都做出了不俗的产品,而GoPro由于自身缺乏绝对的技术亮点,在销量上开始逐渐出现颓势。从2015年至今,GoPro基本都处在亏损的境地,日子可以说非常不好过。
竞争对手不断施压,再加上运动相机市场逐渐遇冷,留给GoPro的路子其实只有两条:要么寻求合作,同时降低产品售价扩大销量;要么走技术路线,推出新技术、新产品线。GoPro选择了后者,并且在当时无人机大热的情况下,顺应潮流推出了Karma系列无人机,可惜的是GoPro虽然抢先提出了便携无人机的理念,但新品的品控着实不太理想,而后期的大规模召回更是雪上加霜。比起大疆等品牌成熟的无人机体系,GoPro Karma在刚出生时就已经宣布落败了。
品控问题是一方面,GoPro在推出无人机时的产品定位也有些奇怪。熟悉GoPro的朋友估计都知道Karma无人机又被称为“史上最贵的Hero配件”,为什么这么说?我们知道早期的无人机往往通过外挂相机来实现航拍功能,当时的GoPro Karma走的就是这样一条路线,无人机搭配自家的Hero系列来完成拍摄,配合握持稳定手柄,整套设备下来价格在1万元左右;而同时期的大疆Phantom 4已经采用了一体化的设计,并且在当时8999元的售价也要更具竞争力。
换句话说,GoPro推出的无人机其实并不算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产品线,而只是围绕自家的运动相机推出的一个“航拍套件”,虽然一机三用(运动相机、航拍、握持拍摄)的理念足够超前,但技术、品控的缺陷还是让其输在了起跑线上,这也不难解释为何GoPro最终退出了无人机市场,并且将产品重心回归到运动相机了。说实话,GoPro最新的Hero 6 Black以及Fushion还是有不小吸引力的,但在运动相机市场饱和、行业领域缺乏技术亮点的时代,靠运动相机再次发家或许并不太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