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牛市背后: “北水”功不可没 成交比重3年翻十倍

扑克投资家 2018-01-01

港股牛市背后: “北水”功不可没 成交比重3年翻十倍

客户端

香港万得通讯社综合报道,2017年港股一改多年疲态,在“北水”加速流入,“股王”腾讯等重磅股走高的带领下,大市牛气十足,恒指于11月一举突破心理点位3万点大关!全年最高见30199点,距2007年的历史高位不足2000点。恒指除9月外,其余11根月线均收得阳线,全年累计上涨近35%,为全球主要市场涨幅冠军。港股总市值也于11月22日创下336464亿港元的新高。回首2017年,除了“牛气冲天”这一主旋律外,港股市场也在发生巨大变化。

港股牛市背后: “北水”功不可没 成交比重3年翻十倍

恒指今年有11根月线录得上涨

港股牛市背后: “北水”功不可没 成交比重3年翻十倍

“中国核心资产”受追捧:新经济、内房、金融齐走强

在港股“新大时代”下,蓝筹股普遍造好,新经济股受到追捧,同时内房、金融等旧经济股亦大涨。有分析认为, 资金对“中国核心资产”股票的追捧非常明显。从传统的金融板块,到代表中国新经济发展趋势的科技网络、地产、高端制造板块,它们都是中国核心资产的代表,代表着中国新经济的发展大方向。

今年港股的明星股中,占恒生指数比重达10%的“股王”腾讯控股(0700.HK)大涨超110%,是港股牛市的重要生力军。11月腾讯市值一度超过4万亿港元,相当于港股总市值的1/10。但目前恒生指数51只蓝筹成分股中,有四只涨幅都默默的超过了腾讯。截至12月27日收盘,受益于业绩增强及估值修复,吉利汽车今年大涨超250%,为表现最强蓝筹。此外碧桂园、舜宇光学科技、中国平安、九龙仓集团均涨逾100%。

港股牛市背后: “北水”功不可没 成交比重3年翻十倍

内房股投资者今年迎来大丰收,恒生地产建筑指数今年涨超46%。碧桂园涨235%位居蓝筹股涨幅第二,非蓝筹股的中国恒大、融创中国分别涨430%、404%,均强于碧桂园。

历年在港股市场一向默默无闻的内地金融股今年爆发,尤以保险股表现出色。中国平安年涨幅超110%创出历史新高,中国太保、新华保险均涨超40%。招商银行为内银股涨幅冠军,今年涨幅达73%。

在所有港股中,超40只港股今年涨幅超200%,其中11月获纳入MSCI小型股指数成分股的中国投资基金涨幅超1360%,夺得今年所有港股的涨幅冠军。

港股牛市背后:“北水”功不可没,成交比重三年翻十倍!

内地资金正成为港股市场举足轻重的力量。万得数据统计显示,从2014年11月4日开通到今年12月27日收盘,港股通的成交额超38700亿港元,“北水”净流入港股达7200亿港元。内地资金对港股的参与程度,也呈加速趋势。截至12月27日收盘,今年沪深两市港股通成交金额分别达1.7万亿、5200亿港元,其中沪市港股通成交金额为2015年的2倍。今年内地资金净流入港股超3350亿港元,约为2015年(约1270亿港元)的2.6倍。

沪港通年度成交金额

港股牛市背后: “北水”功不可没 成交比重3年翻十倍

深港通年度成交金额

港股牛市背后: “北水”功不可没 成交比重3年翻十倍

港交所市场发展科中国客户关系及市场推广部高级副总裁周晓殷12月中旬曾对媒体表示,港股通的交易量在港股股票市场交易量的占比在迅猛提升。在2014年刚刚开通时,港股通的投资只占总成交的约0.73%。目前来看已经超过了7.1%。

港股监管力度罕见大增,投资风格正经历巨变

标榜自由交易、“不干预”的香港金融市场,一向是投机者的天堂,也是地狱——“老千股”横行。今年初开始,香港监管部门开始升级监管力度,重拳出击叫停多只新股上市,掀起“监管风暴”。

年初香港证监会针对近年创业板大升大跌的问题,叫停多只全配售创业板新股的上市计划,三月起以全配售形式上市的创业板新股绝迹市场。此外,港证监多次出手勒令上市公司停牌,当中包括已经长期停牌以及仍在交易的上市公司。

今年5月,独立股评人David Webb列出“50只不能买的港股”(谜网50)名单,这些上市公司交叉持股且关系复杂,形成一张扑朔迷离的“关系网”。香港证监会随后针对多只“谜网50”出手行动。过往较少主动要求公司停牌的联交所,于年中起对多家仍在交易上市公司直接发出除牌要求,目前被香港证监会勒令停牌或自动停牌的“谜网股”达8只,有关“谜网50”的调查将会延续至2018年。今年港股监管机构的活跃程度可说是近年之最。

监管重拳出击下,壳股持有者信心崩溃,酿成了今年6月的“仙股”股灾:数十只小盘股两日内跌去大部分市值。目前港股市场仍有34只个股年跌幅超80%,均为股价低于1港元的“仙股”。

让人瞠目结舌的仙股集体跳水

港股牛市背后: “北水”功不可没 成交比重3年翻十倍

港股市场密集仙股闪崩的走势,揭示了港股投资风格正在逐渐转变。分析人士称,互联互通的持续深化,内地资金的大笔南下,不仅仅使港股市场的估值体系有所改变,平衡了内资与外资之间的话语权,更加推进了港股市场中资化的步伐。过去港股市场的主导力量一为外资大行,另一为香港本土资本,而自内地资金涌入香港证券市场后则出现了三方互博的局面。伴随着2017年A股市场蓝筹表现强劲,小盘股整体趋弱。港股市场不可避免的受到内地投资风格的影响。随着两地市场的进一步融合,投资风格将趋于相近。市场人士表示,无论是港股通,还是债券通,或是将来的新股通,ETF通等,互联互通之路将会越走越宽。

引入同股不同权,香港市场25年来最大变革

2017年12月15日,港交所公布《有关建议设立创新板的框架咨询文件》咨询总结,放弃设立创新板,改为在《主板规则》新增两个章节,三类公司可用同股不同权形式在港上市,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形容这是1993年引入H股以来大约25年里该所在上市制度方面作出的最大变革。

港股牛市背后: “北水”功不可没 成交比重3年翻十倍

展望2018年,同股不同权及H股全流通有望落实,将增加香港IPO市场的竞争力。

2017年香港IPO市场保持活跃。据德勤统计,香港共有161只新股上市,数量上高于2016年的120只,不过由于缺乏超大型新股到港助阵,新股的平均集资额缩小,总集资额达1282亿港元,超过伦交所,守住全球集资第三位。

业界预计最快明年第四季,将有首家同股不同权的公司来港IPO。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已经收到了越来越多新经济公司有关来港上市的查询,希望把上市的大门再开得大一点,使改革后的主板能聚集更多类型的上市公司,尤其是高成长创新公司。

明年港股能否再续辉煌?

建银国际在2018年投资策略报告中表示,香港市场2017年的强劲涨势将延续至2018年上半年,同时波动性和成交量会增强。流动性注入将在未来数月把恒生指数推升至一个新的高点,恒生指数有可能在2018年上半年达到大约34500点的高位。

东兴证券2018年港股展望报告指出,明年港股市场大概率震荡向上。鉴于内地经济的需求端收缩,供给测改革预期一致性较高,难有预期差。从资金的角度看,此前南下机构资金配置重叠性较高导致指数上涨明显,而后续配置的空间递减,未来推升指数上行的合力较弱。

高盛发布研究报告表示,今年恒指表现强劲,MSCI中国指数连续11个月获得正回报,预计明年MSCI中国企业盈利增长达14%,将继续支持股市,预测明年底恒指或可挑战32000点。报告表示,南下资金流入规模预计明年增至500亿美元,主要因内地投资者有分散投资的需要。此外,中资金融股估值仍低,科网股盈利增长仍将强劲。

野村发表大中华地区2018年展望报告表示,给予MSCI香港指数至明年底目标位17067点,此基于预计企业股股盈明年可同比增长7.6%,预测未来一年估值区间介于市盈率16倍至17.5倍,即MSCI香港指数明年波动区间为16329至19927点。

兴业证券发布研报称,随着核心资产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提升,将从中资投资者对中国资产有信心,演变到未来越来越多的外资投资者对中国资产有信心。中长期,继续看好港股,后市长期看恒指一定会突破31000点。投资策略上,牢牢把握行情的基本面驱动属性,耐心布局性价比好、且有核心竞争力的“中国核心资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