扑克投资家 2017-12-02
中国银行业协会首席经济学家、香港交易所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巴曙松日前表示,中国的经济增长正在进入一个需要依靠创新来带动的新阶段,市场已意识到“基础设施+房地产”的传统增长模式将难以持续。
事实上,在过去的许多年,固定资产投资或基础设施投资与发地产是拉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连续许多年的模式将中国经济推进了世界经济大国行列。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近年来房地产市场的不断深入的调控,房地产行业已进入前所未有的低潮期,无论是投资与消化几乎停滞不前,即使这样,对于不少经济研究人士依然坚信房地产依然是中国经济的主要引擎,至少在未来几年内很难改变。
如知名财经专栏作家、著名房地产财经评论员谢逸枫撰文认为,目前房地产不是中国经济真正最大的风险与危机,按照国际经济经验与逻辑思维通常情况下,宏观形势越好,房地产越好,宏观形势越差,房地产越差。中国实际情况则是不一样,中国宏观经济不好,房地产越好,中国经济越好,房地产越差。宏观经济不好,就需要房地产拉动。这就是中国经济越差越需要房地产拉动稳增长,这就是为什么经济越来越差,房地产越来越好的根本原因。
在谢逸枫看来,中国经济严重依赖地产,风险确实较大,但房地产直接和间接创造了中国近30%的需求,这一现实不能忽视。他认为,对统计局公布的2012 年中国投入产出表进行测算,可以发现,房地产(服务业)和建筑业(剔除土木工程建设)每增加100元GDP,可以直接或间接为其它行业创造139元的需求,以此测算得出,房地产和建筑业创造的经济需求占GDP的27%。2016年上半年6.7 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中,有33%、即2.2个百分点是由房地产和建筑业拉动的。可以说,经济对地产依赖程度非常大。
事实上持有上述观点的经济学家并不少。
但作为顶级经济学家,巴曙松却认为,从产业结构变化的不同阶段来看,中国的经济增长正在进入一个需要依靠创新来带动的新阶段。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进入工业化、城镇化的不同阶段,不同时期的主导性产业变化很明显,从80年代的手表、自行车,到后来的彩电、空调,然后是房地产、汽车,到现在主要是以科技、服务、消费、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等为代表的新经济。与此形成对照的是,市场已经意识到“基础设施+房地产”的传统增长模式,是难以持续的。
巴曙松表示:从周期波动的角度看,中国经济目前所处的阶段,正好也处于一轮经济调整之后、正在新的增长平台触底的时期。
他认为:新经济产业开始渡过初创期、即将或者正在进入成长期的阶段。在巴曙松看来,风险投资其实也早已开始大规模从传统行业转向新经济。从实际的统计数据看,高新技术产业的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已经明显超越了平均水平,新经济的增长活力已经开始显现出来。(《直面》传媒原创,部分内容来自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