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哲学批判性思维 2018-02-01
来源:吴怼怼(esnql520)
作者:王咩咩
今年是知乎七周年,这个数字可能让一些人感到诧异:知乎,居然已经七岁了?
是的,知乎早已算不上“小众”,去年 9 月它的用户数就突破了 1 亿——这被知乎CEO周源认为是“知乎从社区转向平台的标志”。
知乎已经建立起一套制度规范,让这座 1 亿人口的城市每天如常运转。如果说微信的护城河,是基于网络效应的用户关系,那么知乎的护城河,就是用户沉淀多年的虚拟资产。譬如,知乎上将近 2000 万个问题、 8000 万个回答,以及群体形成的某种氛围,甚至信仰。
正是这些看不见的资产,让知乎在七周年的时候,意料之外也是情理之中打了一张异常朴素的牌:认真。
知乎现象,是怎么形成的?
最近,知乎官方发布了一则主题为“你的认真,世界看得见”的宣传片,展示了知乎 2018 年第一波“形象大使”。他们并非明星,而是不同领域的“优秀回答者”。其中有全国不到 1000 名的评香师,也有更为大众的职业:妇产科医生、数据分析师等。
这些人解释了自己眼中的“认真”, 并带起了知乎站内话题#你认真做过的事#。这次营销,并不让人感到意外。因为很长一段时间,知乎的口号就是“认真,你就赢了”。
在“上知乎对你们的意义是什么”这一问题下,有个高赞回答只有一句话:在这,没人笑话我“太认真”。短短十个字,包含三层意思:知乎的人很认真,外面的人不太认真,甚至以认真为耻。
七年来,知乎上产生的字数,如果让一个人不停敲,至少要敲满 600 年。为什么一个人,可以不取分文地坚持在知乎回答,哪怕没有一个赞?为什么一些专家,为了解决陌生人的疑问,可以彻夜查资料、修改数次,输出上万字?
我们不妨从供需两端,解释下“知乎现象”形成的原因。
未来的知识是网格化的,作为克莱·舍基坚定的拥护者,周源相信每个人都有“富余”的知识、经验和见解。正所谓萧伯纳的苹果理论:交换苹果,则你我各得一只苹果;交换思想,则你我各有两种、甚至更多思想。
认知盈余和分享欲望,是供给方——也就是回答者行为成立的根本。知乎本身的问答结构,则给知识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出入口。人的最高需求是获得尊重,实现自我价值。所以“好为人师”是人之本性,我们总喜欢指出演员念错的台词,以及广告牌上的错别字。
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陈独秀”,而现实往往给不了我们太多“独秀”的机会。知乎上数万个问题,就成了人们表现的机会。更何况,知乎带有强烈的“去中心化”属性:强调对问题而非大V的关注,很多热门回答者都是小透明。一些热门问题下,多年前的回答至今还能获得不错的长尾流量。
知乎百万用户职业分析(来源:公众号“呓语的黑板报”)
这种问答结构,也恰好适应需求端——也就是提问者的阅读习惯。信息颗粒度很关键,资讯软件的频道划分太粗,搜索引擎的引导太细。知乎上真实用户的提问,正好介于零散信息和精准搜索之间,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
这群人的共同特征是:他们不满于庸俗、粗鄙的信息环境,不甘于被机器“喂养”,却又不愿为此付出更多,比如下功夫调教RSS阅读器,或者去图书馆寻找答案。
第二个好处就出来了。知识付费的核心在表达而非知识,而知乎天然就具备“拆解知识”这个关键要素。绝大多数时候,知乎面对的用户并不是纯小白。
提问者渴望快餐化、随取随用的知识。它可以解决问题,更是一种社交货币,可以拿出去炫耀。随着虚拟资产渐多,提问者就会变成回答者,为新来的知乎er提供货币。
如此循环,知乎氛围就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