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虎 2015-06-04
在谷歌2015年I/O开发者大会上,我们能够获得最关键的信息就是谷歌与苹果对待移动技术的态度完全不同,他们都有各自的使命和策略。而经过在智能手机市场上多年的激烈竞争后,两大科技巨头的战斗已经发生改变。谷歌的雄心包括连接下个10亿用户,令其套餐服务同样支持iPhone用户(接近5亿人)。而苹果的目标是令技术更加个性化,降低对宿敌谷歌的产品和服务的依赖性。
移动领域的下一场大战已经开始,可能与第一轮同样激烈。这场战斗正超越智能手机的范畴,主要是竞争哪个平台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更成功地占领用户的时间。
自从2007年推出iPhone以来,苹果与谷歌的战斗就在发生改变,而且经历了不同的阶段。最初,双方争夺智能手机的市场份额,接着是三星领头对安卓OEM进行整合,现在则是大屏手机迎来复兴阶段,随后将是超越智能手机范畴的新战斗。
日激活量大战(2009年到2011年)
在智能手机大战初期,各方竞争的焦点主要围绕市场份额。科技媒体关注的重点是哪种移动操作系统在销量方面表现更好。谷歌方面,特别是“安卓之父”安迪·鲁宾(Andy Rubin),定期宣布安卓的日激活量数据。正当谷歌为此洋洋自得时,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在2010年第四季度财报上为其猛泼冷水。乔布斯的观点很明确:将iOS打造为值得开发应用的平台。
乔布斯称:“上周,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谷歌执行董事长)重申,安卓设备的日激活量达到20万部,他们应用店中的应用达到9万个。与之相比,在过去30天中,苹果iOS设备平均每天的日激活量达到27.5万部,高峰期可达到30万部。而且,苹果应用店中的应用已经超过30万个。”
谷歌与苹果的战斗不仅波及市场和媒体,甚至还在法庭上展开对决。苹果将使用安卓系统与苹果竞争的诸多硬件公司告上法庭,控告他们侵犯专利权。苹果启动诉讼程序的目的不是为了索赔,而是要遏制竞争对手。在智能手机大战初期,市场份额就是一切。
三星称霸(2012年到2013年)
在2012年到2013年间,由于高端市场缺少苹果的大屏iPhone,低端市场也缺乏可与其匹配的竞争力量,三星依靠安卓生态系统取得“霸主”地位。尽管iOS用户并未大规模叛投向三星,但作为硬件制造商,三星拥有庞大的分享网络令其在安卓生态系统中掌控了惊人的力量,这令苹果感到警惕。三星逐渐将战斗引向电视,通过广告嘲弄苹果用户是非常成功的策略,更不用说双方在法庭上的大战。
苹果如何严肃对待三星威胁有证可查:2012年,苹果全球市场总监菲尔·席勒(Phil Schiller)曾试图阻止三星在纽约市举行盛大的Galaxy S4发布活动。他在发布会前一天接受《华尔街日报》采访,试图败坏安卓系统的名声,抵御对三星铺天盖地的正面报道。席勒说:“安卓通常被视为功能手机的免费替换者,其体验无法与iPhone相提并论……当你将安卓设备开箱后,你必须与9家不同的厂商签署协议,才能获得iOS自带的体验。”
值得注意的是,苹果仅将三星定位为硬件领域的主要竞争对手,而将谷歌视为其最终的长期威胁。苹果认为三星纯粹是基于安卓系统才获得市场份额的。没有安卓系统,三星手机根本不是iPhone的竞争对手。
新的大战
苹果发现,其iPhone用户数量已经接近5亿人。苹果手机在关键地理位置拥有强大的市场地位,包括美国、英国以及中国。任何关于iOS正被安卓OEM挤压、可能重复Windows命运的担忧都是没有必要的。苹果的iOS平台现在已经达到临界状态,能够吸引开发者和第三方支持iOS用户,包括谷歌、Facebook以及Twitter等。
谷歌2015年I/O开发者大会上一个最明确的主题就是:谷歌需要iOS及其4.75亿高度活跃的iPhone用户,帮助谷歌的商业模式取得成功。展望未来,假如iPhone的销量以10%到20%的速度增长,对于那些依赖规模盈利的第三方来说,忽略潜在的6到7亿用户的生态系统是不可能的。
有人可能会认为,谷歌数年前在iOS系统中限制谷歌地图是个战略错误,那导致苹果研发自己的地图应用。但这属于后见之明,谷歌当时可能认为,押注iOS非常值得,因为当时这个系统与今天完全不同,它还非常弱小。
苹果与谷歌之间的大战已经超越智能手机的范畴。走近运营商实体店,你需要在iPhone和安卓手机之间做出选择,两种手机上都存在谷歌服务。此外,iPhone与安卓手机的价格也大致相同。谷歌可能善于基于机器学习的云服务,但它并未成为购买安卓手机的重要因素。鉴于Nexus设备有限的分布,很难相信安卓硬件会成为大多数用户的可选替代品。
相反,购买智能手机的决定可能越来越取决于其他因素,比如玻璃(智能手表)、钱包或背包(平板电脑)、家居或工作台(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进一步将这些体验扩展到家居和公路上的第三方设备上,整个iOS或安卓生态系统正变成左右你选择哪一种智能手机的更大因素。
苹果战略
苹果想要占据技术与文科的交汇点。打造个性化的技术体验将要求苹果继续控制变量,这些变量正被整合起来为用户创造更新体验。重点是拥有关键技术和服务,否则将来可能只能依赖规模。举例来说,为了避免地图崩溃,其功能需要受第三方限制。将来,地图很可能成为满足个人运输需求的核心能力。如果iOS代表汽车市场的少数份额,这种市场定位可能带来竞争风险,需要依赖第三方提供地图数据。
同样的想法也适用于苹果控制用户体验,向用户提供电影和音乐等内容。注意,苹果不需要为了满足目标而拥有或产生内容。相反,作为内容提供者和用户之间的桥梁,足以留给苹果向体验中增加新元素的空间。苹果可能将这种体验扩展到安卓系统中,进一步吸引人们使用iOS设备。
苹果维持其用户体验的另一种方式是支持情感和感受奢华。以苹果智能手表Apple Watch为例,根据使用的材料不同,它分为售价400美元和17000美元的不同款式。这种差异会产生在安卓或其他竞争平台上无法匹配的情绪。
谷歌战略
谷歌的雄心聚焦于其以云计算为基础的服务,它与Facebook的竞争日益激烈。谷歌的商业模式基于通过访问全球数据解决技术问题,它希望所有智能手机用户使用其产品,不论你是安卓用户还是iOS用户。
与谷歌类似,Facebook也在追求相同的目标。就像Facebook分拆其核心应用为应用套装一样,谷歌似乎也在走类似之路,打造服务和应用套装。谷歌希望占据技术与计算机科学的交汇点。通过其工程人才构成判断,我认为毫无疑问,谷歌会继续推动这些举措。
展望未来
谷歌已经在2015年I/O开发者大会上明确表示,谷歌需要苹果和iOS。忽略这个高度活跃的用户群体,特别是当Facebook等其他公司在iOS平台上异军突起,将对谷歌的雄心造成严重影响。另一方面,苹果也需要谷歌,因为其服务在iOS用户中非常受欢迎。可是,从苹果之前的行动和个性化技术的使命声明判断,我认为苹果将继续减少对谷歌的依赖,因为这依然代表着对苹果使命的长期威胁。
我认为苹果会继续沿着当前路径走下去,即生产iPhone,并提供配套的应用和服务,这可能令其生活在苹果生态系统中,不会受到谷歌太大干扰。但是大多数用户最终会沉淀在中间的某个地方,即同时使用苹果和谷歌的产品与服务,正是这种寻求控制全部用户体验,最终证实苹果与谷歌之间存在真实的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