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煮史各种视角下的历史学 2017-11-28
菲律宾位于中国东南方向的西太平洋上,面积29.97万平方公里,介于中国云南省与广西省之间,也不算小国。但菲律宾有7000多个岛屿,海域非常大,领土显得分崩离析。
由于交通被大海隔绝,古典时期菲律宾形成许多割据的土著部落。一直到二战结束前,菲律宾都不是一个国家,只是一个地区的代称。
菲律宾最大岛是吕宋岛,面积10.47万平方公里,约为台湾岛的3倍。吕宋岛人口超过5000万,接近台湾岛的3倍,是菲律宾人口最多的岛,也是经济最繁荣的岛,首都马尼拉就在岛上。
明成祖时期,郑和下西洋来到吕宋岛。岛上的首富华侨,唐朝名将许天正第十世孙,晋江籍的许柴佬热情接待。郑和就代表明成祖与大明帝国,封许柴佬为吕宋总督。许柴佬担任总督,整整19年,这是华人首次在菲律宾地区担任一方诸侯。
后来郑和下西洋的事业中止,明朝在海外的影响力大幅减弱,吕宋岛后续的统治者,就不来大明朝贡了。
吕宋岛之于中国,有着特殊意义,因历史上中国人不断迁入,整个菲律宾地区1亿人口中,有20%也就是2千万人具有华人血统,他们大部分在北部吕宋地区。
菲律宾北部以吕宋岛为中心,南部则是以棉兰老岛为核心,这个岛面积9.36万平方公里,菲律宾第二大岛,位于苏禄海东侧。
阿拉伯人在菲律宾南部,也就是棉兰老岛为核心的地带,建立了零零散散的政权。棉兰老岛上的马巾达瑙苏丹王国,明朝称之为古麻剌朗,是岛上势力最强的阿拉伯人建立的国家。
菲律宾怎么冒出来个阿拉伯人的政权呢?而且还是在苏禄海东部这么深入的地方。
历史上中国从与阿拉伯人来往不多,我们对阿拉伯人的认识,大多固化在沙漠和石油这些概念里。其实阿拉伯人的航海技术,也是非常出众的,在工业革命前,阿拉伯人的航海绝对是世界领先水平。早在1270年前后,阿拉伯人扎马鲁丁制造了一个地球仪,正确表达陆地(30%)和海洋(70%)的比例。在那个时代,亚非欧的许多沿海地区和岛屿,都能看到阿拉伯人的身影。
郑和下西洋前,就招揽过一支伊斯兰教阿拉伯部队,成员都是具有航海经验的水手和工匠,郑和在泉州给他们建造营地,现在的泉州还保留了阿拉伯人的墓地。在郑和的军队中,有名为王贵、吴征和马正的将领,这都是阿拉伯人的中文名。
最先向明朝称臣的,还不是这个实力最强的古麻剌朗,而是另一个小国苏禄苏丹国。
图-菲律宾地形
苏禄苏丹国在苏禄海东南部,也是阿拉伯人建立的国家,定都在一个869平方公里的霍洛岛,位置靠近马来西亚。他们早知道明朝威武,欲结交一个强大外援,最大限度保证他们的安全。
有阿拉伯人引路,郑和的舰队来到霍洛岛,接受苏禄苏丹国称臣。该国其实可算是由酋长组成的联盟,与今天沙特阿拉伯、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类似。1417年,该国三位大王,东王、西王、峒王,率家属头目340多人,到北京朝贡。
图-苏丹苏禄国
苏禄苏丹国向明朝称臣,自然影响到了该地区最强大的古麻剌朗,郑和的舰队也确实震慑到了该国。
在苏禄苏丹三位酋长到北京朝贡3年后,1420年古麻剌朗国王也亲率太子前来称臣。这位国王一呆就是5个月,第二年归途中死于福建,就安葬在福州。国王的部分后人,留在福州,一直延续到现在,可见其与中华渊源之深。
图-苏丹苏禄国和乐岛
明朝对菲律宾的认知,主要集中在北南两个大岛吕宋岛和棉兰老岛,北边吕宋岛距离中国近,南边棉兰老岛距马来西亚近,在航海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价值。而中部这些岛屿,位置偏东,无论去中国还是南洋,都无需经停,所以被边缘化。
菲律宾地区,实际上可分为三菲,北菲吕宋岛深受中华文化影响,华裔很多。我国台湾、香港地区,有不少菲律宾人前来做家政服务,即所谓“菲佣”,主要就来自北菲。南菲阿拉伯人多,信伊斯兰教的人多。中菲一直是菲律宾最穷的地方,存在感不强。
今天菲律宾的行政区划,也是这么分的,北菲称为吕宋区、中菲称为米沙鄢区、南菲称为棉兰老区。
图-菲律宾三菲
大航海时代,西班牙人来袭。西班牙人以王子Philippe之名,为这片海域的群岛冠以菲律宾之名,开始了他们入侵和统一菲律宾的过程。
花了接近两百年时间,西班牙人才逐渐把北菲与中菲大部分地区占领,向南扩张到南菲棉兰老地区。
1753年,苏禄苏丹国派人来中国清朝,寻求朝廷军事援助。当时西班牙人兵临城下,情况非常危急,苏禄苏丹国王甚至承诺宁可将领土人口并入清朝,也不愿被西洋鬼子统治。
图-菲律宾三菲
乾隆皇帝当时拒绝了这个请求,这给现代许多文人以口舌,纷纷讨伐乾隆皇帝不该放弃菲律宾这么大的千岛之国。
我们来仔细看看这段历史,苏禄苏丹国不能代表菲律宾,它只是苏禄海东南部一个小岛国。
当时满清入关已80多年,军队战斗力今不如昔,即使派海军来到苏禄海,战败的可能性极高。后来清朝在本土与列强打了许多仗,大多是以失败告终的,就别说万里迢迢跑到菲律宾东南部去打海战了。
图-菲律宾地图
退一万步说,万一清朝海军打败西班牙海军呢!新的问题是,阿拉伯人求助清朝,更多的目的是借刀杀人,事成后难免会反复。华人多在北菲,南菲是伊斯兰阿拉伯人的地盘,清朝在这里没有群众基础,势必是站不住脚的。
总的来说,当时清朝海军的战力,南菲的民族结构、苏禄苏丹国借兵目的,凡此种种对清朝出兵都不利。笔者没有替乾隆说情的想法,客观的说,以当时的情况,拒绝发兵也在情理之中。
清朝中期自顾不暇,1840年鸦片战争割地赔款,到1851年太平天国金田起义,同年西班牙攻占霍洛岛,苏禄苏丹国亡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