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仰乐队: 痛苦的信仰何不是向死而生?

稀土 2018-01-22

痛仰乐队: 痛苦的信仰何不是向死而生?

痛苦的信仰是痛仰的全称,代表着多年来以来乐队及成员对音乐的执着态度,在地下音乐圈里受到广泛称道。

“痛仰”也许是今天最能代表中国硬核音乐水准的乐队,在硬核说唱的基础上广泛融合了金属、硬摇滚及一些中国民间音乐元素。

他们不是投机取巧的政治刺头,“痛仰”更多代表的是被强大社会意识和社会问题所折磨、质问、却始终不甘沉默的青年一代的声音。

痛仰乐队: 痛苦的信仰何不是向死而生?

作为一支老牌的独立摇滚乐队,痛仰用众多优秀作品和感染力极强的现场表演成为了国内最具号召力和人气的乐队之一。

但同时,他们也不可避免的被不断附加各种定义和标签,搅拌着过度阐释与先入为主所滋生出的错认和误读,也掺杂在了人们对这张新专辑冷眼或热盼中。

如果说“摇滚精神是一种对世俗生活时刻保持着的距离和警惕”,那么痛仰便正是通过在路上对自然和生命体验的关注,成为了保持着这种距离和警惕,且未曾停歇的践行者,并与适逢同一时代的我们一起分享、成长和进化。

痛仰乐队: 痛苦的信仰何不是向死而生?

成军18年来,痛仰没有成为时尚弄潮儿的野心,却没有停止过对表达方式的探索和尝试,他们不被时代的巨浪所裹挟,不被他人的趣味所左右,无论是世纪初的硬核说唱,还是六年前的公路摇滚,种种的巨变的背后,是一种不变,——始终只遵循内心的、自然生发而出的音符和律动。

痛仰乐队: 痛苦的信仰何不是向死而生?

如果说上一张专辑是痛仰在一路向前中高唱的“公路之歌”,那么这次,这张《愿爱无忧》是他们走下公路,更结结实实地在广袤草原上,在茫茫戈壁里,在雄伟雪山下,在宁静大海边驻足体验时所吟唱的“野歌”。可能在哈密或是德令哈,在格尔木或是拉萨,痛仰在点燃起的篝火旁,唱着一首首“野歌”,聆听一首首“思疆调”,邀请也在路上的你“一起跳舞吧”;他们看到了“行星消失的夜空”,也亲眼见识了每天的“太阳照常升起”。痛仰把这些真实的生命体验化成灵感,创作了这12首歌曲,在Bob Marley的那首《No Woman , No Cry》的经典翻译——《无爱无忧》的启发下,汇聚为一份《愿爱无忧》的问候和祝福。

痛仰乐队: 痛苦的信仰何不是向死而生?

所以,接过凯路亚克的衣钵也好,还是想起Marley的歌也好;说一句“扎西德勒”也好,道一声“哈利路亚”也好;弹拨起冬不拉也好,演奏起尤克里里也好;汲取于非洲大陆也好,萌发于加勒比海岸也好,在内核中,是痛仰不断在平等、开放的态度中学习和汲取,让这张《愿爱无忧》有了些许世界音乐的元素和属性,从根源上获得了自我表达的进一步随心和自由。而舌头的朱小龙、二手玫瑰的孙权、万能青年旅店的史立等好友的加盟助力,也让整张专辑扩展了更大的可能,平添了多处点睛之笔。

痛仰乐队: 痛苦的信仰何不是向死而生?

在路上汲取营养,凝结成歌,集结成辑,然后再上路散播能量,这是痛仰喜爱并擅长的,也是其所坚持的。

愿每一个人,都能坚持自己的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