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乌龙还是抛砖引玉? 央行官员称存加息空间后急辟谣

扑克投资家 2018-01-10

在美联储2017年三次加息之后,全球多家央行也展开了紧缩步伐。如今,中国央行也可能正处于这一关键节点之上。近日,央行研究局副局长纪敏表示,短期内中国存在着加息的空间。这是金融危机以来,首次有央行官员明确表示存在加息空间/可能。不过随后辟谣就接踵而至。

12月8日,中国日报援引央行研究局副局长纪敏称,自去年来工业产品价格和企业利润不断提升,短期内中国存在着加息的空间。在对利率做出调整前,通胀和汇率将被计入考虑因素。

央行研究人士近期一致认为,更高的利率将有助于挤出资产泡沫、抑制债务扩张。中国日报援引央行官员称,在不考虑借贷成本的情况下,潜在的加息和去产能的推进将进一步改善工业企业的投资回报。

不过随后中国日报发文更正,称其今早头版文章援引信息时表述有误。

大乌龙还是抛砖引玉? 央行官员称存加息空间后急辟谣

和美联储直接向市场传递预期不同,中国央行更倾向于“试探”的形式来做判断,因此有部分市场人士认为这是央行在做“民意调查”。

事实上,去年下半年以来,尤其是美联储第三次加息前后,央行研究局官员在公开场合多次谈及利率问题,但并没有任何明确表述考虑加息的情况出现。

去年10月,央行研究局局长徐忠在谈及去杠杆问题时指出,降杠杆并非利率越低越好。当时徐忠称,低利率容易加剧资产泡沫,引发脱实向虚。

年底之际纪敏则在“2017中国债券论坛”上发表演讲时指出,去年三季度以来的利率上升总体上是良性的,现在的利率不是高而是低多了。

受到这一预期影响,人民币周一再度创下去年9月以来新高,美元兑人民币一度跌破6.47水平。

数据层面上, 两大核心数据也在支持加息。在经历了2017年年初的回落之后,中国CPI全年持续回升,从低点0.8%缓慢上行至近2%。与此同时,PPI维持“高位震荡”,全年持稳于5%上方。

市场上多数研究机构并不认为中国央行会立刻跟随美联储加息。汇丰表示,预计中国央行会继续维持中性的政策立场,虽然可能会有一些些的收紧基调。兴业研究则认为,泰勒规则模型下的合意货币市场利率水平,当下市场资金利率没有明显地偏离合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