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员生涯 2019-01-25
不知不觉中,微信早已取代了短信、电话、甚至QQ,成了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社交软件,也成为绝大多数人最依赖的软件。有多少人早上睁开眼睛的第一件事就是看微信,晚上睡觉前最后一件事是再刷一遍朋友圈。
微信以悄然无声之势改变我们的生活,带给我们全新的交友方式及沟通模式。作为微信的缔造者,孤独的艺术家张小龙,在成就微信的今天,他被誉为微信之父,中国最顶级的产品经理甚至是产品之神。那他如何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孤独者到微信之父的颠覆的呢?
1994年,顺利从研究生毕业的张小龙,直接被学校分配到了与电信相关的事业单位。这对许多人来说都是梦寐以求的事情,一份有社会地位、有良好福利和待遇的铁饭碗。
可是看着紧密封闭的大楼,张小龙觉得无比窒息,那个一眼就能看到尽头的人生他不想要。源于内心对创新的追求,对平庸的反抗,他放弃了这份稳定富足的前途。哪怕很多人挤破都想走进这栋大楼,但他不想把未来几十年的生命耗费在其中,转身投入了他梦想的新世界——互联网行业。
就像张小龙说过“不满和反抗是最有生命力。不满意才表示你很有活力,很有生命力,如果什么都满意了、满足了,那已经变成很平常、平庸的状态了。”正是他有反抗命运、反抗平庸的勇气和决心,才造就了他的成功。
张小龙在本科和研究生期间的专业是电信,但他对电脑这一新事物的兴趣更大。在读书期间,他把大量的时间都用在了研究电脑和硬件的软件上。在当时,作为电脑编程最重要的工具之一C语言才刚刚诞生,对互联网有着无限热爱的张小龙,就开始全身心的投入C语言的学习并熟练的掌握了这个工具。
他放弃了命运为他安排好的生活,只身来到广州,选择了一家软件开发公司。梦想开发一个属于自己的软件,每天下班后,张小龙把自己反锁在屋里,一边抽烟,一边噼里啪啦敲键盘,一干就是一个通宵,花了几个月时间写了一万多条代码。
就在张小龙孤独的敲着代码的时候,公司难以经营就地解散,他变成了一个自由职业者。虽然失业了,但这并不能改变张小龙对梦想的坚持。靠着替人写代码为生;靠着自我强大的意志力;靠着心中那团燃烧的那把火,他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了开发软件上。
1997年,张小龙独自编程的Foxmail面世,并迅速凭借口碑达到400万用户。这是他给世界的第一张名片——Foxmail创立者。这款软件的完成,让张小龙成为中国当时程序员的top10,成为与求伯君、雷军、王江民等顶级程序员齐名的软件程序员。
如果没有微信,张小龙或许不会成为名人,但即便没有微信,他也已经是中国最优秀的程序员之一。哪怕之后他迫于生存卖掉了Foxmail,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已经做到了平凡人所不能的事。
正是因为他披荆斩棘、不畏孤独、为梦想不断坚持,才让他成为一个顶级程序员。
“从灵魂到外表,我能数得出它的每一个细节……在我的心中,它是有灵魂的,因为它的每一段代码,都有我那一刻塑造它时的意识。我突然有了一种想反悔的冲动。”
这是2001年Foxmail被博大收购后张小龙写下的,他一直是孤独的创作者,过去他走得很顺,直到这条宽阔的赛道中出现了障碍物——商业和盈利。
2005年,上市后的腾讯并购博大,张小龙辗转到了腾讯。当时,腾讯正面临MSN的威胁,国内社交软件业战火蔓延。作为当时生态圈中的重要一环,邮箱一直是腾讯的软肋。
并入腾讯后的Foxmail成为QQ的一部分,张小龙及其团队努力让变作QQ邮箱的Foxmail向Gmail一款拥有即时通讯功能的邮箱靠拢,他们用了两年的时间,但结果却不尽人意。由于一味模仿MSN和Gmail,加之沿用此前的客户端思维,新一代QQ邮箱犹如Web上的拖拉机,笨重无比、速度超慢,被网友骂又烂又差。
这让张小龙无法容忍,没办法看到他一心开发的Foxmail沦为淘汰品,于是,他继续QQ邮箱的开发之路。他改变了过去一切固有的思维模式,开始在整个互联网浪潮中,进行一次崭新的蜕变。
互联网是千变万化的,张小龙必须创新,做出改变,因为不改变就如同一个长不大的婴儿,迟早会被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淘汰。他将快速、简洁确定为产品核心,带领团队将QQ邮箱的内核全部推倒重写,并要求所有人踏踏实实研究用户需求,让QQ邮箱变得更加便捷,更易于使用。
2008年,QQ邮箱经过不断的蜕变重获新生,荣膺腾讯公司七星级产品。
2010年9月,QQ漂流瓶正式上线。在这款应用中,张小龙捕捉到大多数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他试图通过陌生人交友这一方式来迎合众人的需求。
张小龙用了短短4年,将QQ邮箱送上全国第一的宝座。
如果说人生分上下两场,那张小龙42岁之前,都是上半场。直到微信上线,他人生的下半场,才正式开始!
2010年10月,免费发短信的手机应用Kik上线,短短半个月就拥有了100万用户。
看到这款软件后,张小龙意识到,新的时代已经到来,连夜给马化腾写了封邮件:将来打败QQ的,一定是移动社交软件,我们应该赶快开发。
马化腾还没睡,就回了四个字:马上就做。
整个过程起点就是一两个小时,突然搭错了一个神经,写了这个邮件,就开始了。”张小龙回忆说。这封邮件成了微信的起点。
开发微信之前,张小龙对自己的团队说:微信不只是一个聊天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方式。
一说完,整个团队的成员都笑了,根本没人信他的话。
此后的两个月,张小龙带领十几名干将,挤在一个狭窄的办公区域,开始了疯狂的“码农”生活。他们时刻待在计算机旁边,饿了就叫外卖果腹,累了就停下来抽根烟,或者原地做几个俯卧撑。
张小龙自己都嘲笑自己:世间大多数的创造,都源自对自己长相绝望的人。我一个社交失败者,居然搞起了社交软件。
张小龙相信,社交产品都是孤独者发明的,是感性、敏感的人做出来的
2011年1月21日,微信1.0上线。打开应用,映入眼帘的是一副深邃的画面:一个小人孤零零地站在庞大的蓝色星球外,眺望着远方的家园。
张小龙希望用这副画传递微信的用意:人很孤独,需要沟通。
微信上线前三个月,每天用户只增长几千人,而雷军的同类产品米聊,却势头迅猛。
很快,张小龙在微信推出了「附近的人」和「摇一摇」功能。他跟团队说:互联网的最终目的,是让关系学见鬼去。
「附近的人」一上线,用户迎来爆发性增长。
「摇一摇」一上线,每天启动量超过1亿次。
这两种功能,把无数陌生人连接在一起,打破了以往社交网固话的格局,开启了一个新的社交时代。
在用户达到一亿后,微信推出了「朋友圈」,接着又推出了个人和企业的「公众号」。于是诞生了数以百万的新媒体从业者。
到2018年,微信用户超过10亿,不再只是一个工具,而真成了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一个可以满足社交、情感、自我实现等所有需求的地方。
这就是来自一个孤独者的颠覆!